天安字典

《吊李膺辞》

时间: 2025-04-26 07:47:30

诗句

阴蜺横天,长剑欲抉,匣颖未露兮精钢已折。

层次塞川,猛炬方烈,凝气未销兮高焰已灭。

虽忠毅之有志兮,当衰运之闭结。

嗟身祸之不免兮,甘就死於缧絏。

何贤者之景慕兮,或自表而谢绝。

惟荀公之获御兮,见颜间之气悦。

奚服媚之若兹兮,盖操秉乎峻节。

风裁独高而罕接兮,号龙门而无凡辙。

允简亢不容於时兮,玉虽碎而犹洁。

痛汉纲之颓圮兮,又何毁乎贤哲。

历千古而可悲兮,故余不得而面结。

叨此邦而长民兮,过旧垅而增咽。

嗟异代之有遇兮,若登履乎阃闑。

对风树之萧萧兮,想魂气之未竭。

聊感慨於斯兮,写忧心之惙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7:30

吊李膺辞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阴蜺横天,长剑欲抉,匣颖未露兮精钢已折。
层次塞川,猛炬方烈,凝气未销兮高焰已灭。
虽忠毅之有志兮,当衰运之闭结。
嗟身祸之不免兮,甘就死於缧絏。
何贤者之景慕兮,或自表而谢绝。
惟荀公之获御兮,见颜间之气悦。
奚服媚之若兹兮,盖操秉乎峻节。
风裁独高而罕接兮,号龙门而无凡辙。
允简亢不容於时兮,玉虽碎而犹洁。
痛汉纲之颓圮兮,又何毁乎贤哲。
历千古而可悲兮,故余不得而面结。
叨此邦而长民兮,过旧垅而增咽。
嗟异代之有遇兮,若登履乎阃闑。
对风树之萧萧兮,想魂气之未竭。
聊感慨於斯兮,写忧心之惙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壮的场景。阴云横空,长剑欲要出鞘,虽然锋利的剑尚未显露,但精钢已然折断。河流被阻塞,火炬正燃烧得猛烈,虽然气焰尚未消退,但高昂的火焰却已熄灭。即便忠诚与勇气并存,命运却已走向衰败与闭塞。可叹自身祸患难以避免,甘愿死于囚禁之中。何以贤者的景仰,却选择自我表白而拒绝他人?唯有荀子得以在朝中任用,见到颜良的气度令人愉悦。为何要如此迎合世俗?他所坚守的节操是多么高洁。风裁独立而少有人接近,称之为龙门却无平常之路。虽然时势不容,简约与高亢依旧存在,玉碎却仍然纯洁。痛惜汉朝的衰落,又何必毁坏忠良之士?历史千古令人悲叹,因此我无法与之相见。可叹这片土地的人民,走过旧垄却更加忧愁。感慨于不同的时代能有相遇,仿佛在阡陌上行走。对着风中的树木,想象着逝去的灵魂气息未曾消散。随意感慨于此,表达我内心的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阴蜺:阴云。
  • 匣颖:剑的锋刃。
  • 凝气未销:气势未消散。
  • 缧絏:囚禁的绳索。
  • 景慕:羡慕。
  • 峻节:高洁的节操。
  • 龙门:象征高洁的境界。
  • 允简亢:清白而高亢。

典故解析:

  • 荀公:荀子,先秦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强调礼法和道德。
  • 颜间之气:颜良,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象征正义和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史为主,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梅尧臣对李膺的哀悼,李膺为宋代名士,因政治原因遭到贬谪。诗中表达了对忠良之士遭遇的不平与惋惜,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和对历史的深思。

诗歌鉴赏

《吊李膺辞》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感的诗作,诗人以阴蜺、长剑、猛炬等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诗中反复提到忠诚与勇气,表现出对李膺一生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惋惜。梅尧臣通过对比忠臣的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英雄的敬仰。诗中提到的“虽忠毅之有志兮,当衰运之闭结”,深刻揭示了忠臣在政治风云中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不仅有对个体命运的感慨,更有对历史的深邃思考。梅尧臣在诗中通过典故的引用和对比,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使得这首诗在情感上愈加饱满。诗的结尾,诗人对风树的描绘,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逝去的英雄的追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阴蜺横天,长剑欲抉”:描绘了阴云密布的天空,象征着压抑的政治环境。
  • “匣颖未露兮精钢已折”:虽然武器尚未出鞘,但力量已被削弱,暗示忠良之士的悲惨命运。
  • “虽忠毅之有志兮,当衰运之闭结”:忠诚与勇气在命运面前显得无力。
  • “嗟身祸之不免兮,甘就死於缧絏”:可叹身遭祸害,宁愿死于囚禁之中。
  • “何贤者之景慕兮,或自表而谢绝”:不解贤者为何自我表白却又拒绝他人。
  • “惟荀公之获御兮,见颜间之气悦”:只有荀子能在朝中得到器重。
  • “奚服媚之若兹兮,盖操秉乎峻节”:为何要迎合世俗,坚守高洁的节操。
  • “风裁独高而罕接兮,号龙门而无凡辙”:独立高洁,无人能够接近。
  • “允简亢不容於时兮,玉虽碎而犹洁”:即使时势不容,玉虽碎却仍然洁白。
  • “痛汉纲之颓圮兮,又何毁乎贤哲”:对汉朝衰落的痛惜,也不应毁坏忠良之士。
  • “历千古而可悲兮,故余不得而面结”:纵观历史的悲惨,感慨无法与之相见。
  • “叨此邦而长民兮,过旧垅而增咽”:感叹这片土地的人民,走过旧时光而更加忧愁。
  • “嗟异代之有遇兮,若登履乎阃闑”:对不同历史时代的相遇感到可惜。
  • “对风树之萧萧兮,想魂气之未竭”:在风中对树木的感慨,想象着逝去的灵魂未曾消散。
  • “聊感慨於斯兮,写忧心之惙惙”:随意感慨,表达内心的忧愁与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阴蜺横天”比喻压抑的政治气候。
  • 对比:忠诚与现实的对比,突显忠臣的悲哀。
  • 排比:诗中多处使用排比,增强情感的层次感和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良之士李膺的深切哀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痛惜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梅尧臣传达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表现出对忠诚和高洁精神的坚定信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蜺:象征压抑和困境。
  • 长剑:象征正义和忠诚。
  • 猛炬:象征希望与奋斗。
  • 龙门:象征高洁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荀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子
    B. 荀子
    C. 孙子
    D. 韩非

  2. 诗人对李膺的态度是? A. 赞美
    B. 冷漠
    C. 哀悼
    D. 讽刺

  3. 诗中提到的“玉虽碎而犹洁”意在表达什么? A. 忠诚可以被打破,但其价值不减。
    B. 物品的完好与否不重要。
    C. 忠臣的理想会被现实摧毁。
    D. 玉石是脆弱的。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吊李膺辞》与杜甫的《春望》都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忠良之士的哀悼,展现出对政治动荡的悲痛感受。梅尧臣侧重于个体命运的悲剧,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国家及民族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王季恭蓬斋 闻歌二绝 行香子 直孺叔用韵见赠再和为谢 水龙吟 游钓台作 为章道祖颇及葛藤·缀景亭 菩萨蛮(侍饮赏黄花) 朝中措(回至汴京喜而成长短句) 建国刘夫人挽歌词 其一 有感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花鹰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融为一体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顶杠 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见善则迁 蠡种 麥字旁的字 票活 包含足的成语 审发 舌结尾的成语 包含逾的成语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双人旁的字 铿镪顿挫 毋字旁的字 捩手覆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