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2:3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2:30:50
癸丑春分后雪
作者:苏轼 〔宋代〕
雪入春分省见稀,
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
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
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
更暖须留御腊衣。
在春分时节,雪景难得可见,
桃花和李花初绽,难以抵挡春的威力。
梅花落地自知其荣光,
却随风飘飞如柳絮漫天飞舞。
春天不分东君专管节物,
新芽发出暗藏的阴谋。
从今以后自然万物难以预测,
更需保留冬天的御寒衣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文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思,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分时节,冬雪未尽,反映了作者对春天早期气候变化的感慨,表现了春雪融化与花木复苏的自然景象,寄托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自然变化的思考。
《癸丑春分后雪》通过描绘春分时节的雪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前四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雪的稀少,展示了春天的力量与生机,桃李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而梅花的落地则体现了对春天的惋惜与珍惜。接下来的两句则暗示了自然的变幻莫测,春天的到来并非意味着冬季的完全离去,反而可能隐藏着更多的复杂变化。最后两句则提醒人们在温暖来临之前,依旧需要小心应对天气的变化,保留冬季的衣物以备不时之需。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既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也揭示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应对。诗人用生动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微妙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性,以及在变化中保持警惕的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雪入春分省见稀”是什么意思?
A. 春分时节雪不再出现
B. 春分时雪景很少见
C. 春分时节雪纷飞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神
B. 春天的神
C. 夏天的神
诗人最后提到“留御腊衣”的原因是什么?
A. 春天来了
B. 需要应对变化的气候
C. 冬季结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