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5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56:09
自笑口头闲伎俩,
口头毕竟非真。
早知拂却舌尖尘。
三缄常默默,
超出是非津。
屏尽千魔并万难,
闲中顿觉颐神。
好风明月自相亲。
多生缘习断,
印证本来人。
我自嘲口头的闲聊伎俩,
口头之言终究不是真实的。
早已知道要拂去舌尖上的尘埃。
我常常保持沉默,
超越了是非的界限。
排除万千烦恼和困难,
在闲适中顿时感到神清气爽。
良好的风光和明月自然亲近。
许多生来的缘分已然断绝,
印证了我本来的真实自我。
诗中提到的“舌尖尘”可以理解为对人言语的反思,借用佛教的理念,强调内心的真实与外在的伪饰。“三缄”出自《论语》,意为“三缄其口”,强调言语的珍贵,与沉默的智慧形成对比。
姬翼,元代诗人,擅长词曲,学识渊博,常以禅宗思想为核心,作品多表现内心的清静与对世俗的超脱。
本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借此表达对口头之言的反思,强调内心的真实和清静的重要性。
《临江仙·自笑口头闲伎俩》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诗人通过自嘲的语气,深刻反思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与心灵的关系。在开头,诗人以“自笑”引入,显示出一种对自己言语的轻视,强调了口头之言的虚假性。接下来,他提到“舌尖尘”,这不仅指言语的琐碎,更隐含着对那些表面言词的厌倦与清理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提到“屏尽千魔并万难”,表明他已然摆脱了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回归到一种心灵的自由状态。最后几句,诗人描绘了自然的美好,表明在心灵宁静的状态下,世间的美好自会与之亲近。此词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禅宗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口头之言的反思,强调内心的真实与清静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超越纷争,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中“自笑口头闲伎俩”的含义是?
“三缄常默默”中的“三缄”指的是?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姬翼的《临江仙》更加内敛,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对人生的豪情与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