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2:1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19:14
临江仙·爰居以手拓韩蕲王绍兴十二年翠微亭题名见示,率拈蕲王词韵赋之
作者: 龙榆生
好水好山馀落照,山花血染鹃浓。
低回心事与谁同。
翠微还独上,远目未应穷。
归去蹇驴行特特,撼山怕听回风。
欲将兴废叩天公。
放歌明月底,留恨断崖中。
这首词描绘了优美的山水景色和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诗人赞美了山水的美好,尤其是落日余晖下的山花,色彩鲜艳如血。诗人心中的忧虑与思绪无人倾诉,独自一人登上翠微亭,眼望远方却似乎无尽无穷。归去时骑着驴子缓慢前行,山风吹来让人心惊。诗人想向天公诉说自己的兴亡之事,放声高歌在明月下,却又在悬崖边留下了无限遗憾。
作者介绍:龙榆生,近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在龙榆生游览翠微亭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正值绍兴年间,社会动荡,诗人的情感也受到时代的影响。
《临江仙·爰居以手拓韩蕲王绍兴十二年翠微亭题名见示,率拈蕲王词韵赋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好水好山馀落照”引入,展现了壮丽的山水画面,令人身临其境。接着,诗人通过“低回心事与谁同”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仿佛在说即便身处美丽的自然中,内心的忧愁依然存在。
词中多处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例如“归去蹇驴行特特”,通过描写缓慢的驴子,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迟疑和迷茫。最后一节,诗人提到“留恨断崖中”,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整首词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歌颂,更是对人生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山花血染”)和对仗(如“好水好山”)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好,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诗人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龙榆生的这首词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更加强调了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孤独,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