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6:2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6:25:49
临江仙 其三
作者:况周颐
约略琵琶商妇怨,春花秋月蹉跎。
貂裘换后峭寒多。
江山欹枕梦,风雨缺壶歌。
明镜晓霜羞短发,负他云髻峨峨。
相逢切莫误横波。
雍门成旧曲,无计惜韩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怨愁,像琵琶声般低沉,回忆起春花秋月的流逝。换上貂裘后,感受到更多的寒冷。她在江山的梦中倚枕,风雨中唱着缺失的歌曲。清晨的明镜映出她短发的羞怯,想起那高耸的云髻。相逢时切莫误解彼此的情感,雍门外的旧曲已成往事,无法再留恋韩娥的美丽。
作者介绍:况周颐(1640-1715),字子琦,号秋水,清代诗人和学者,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中期,正值社会变迁、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临江仙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女性在时光流逝中的感慨与愁苦。开头以“琵琶商妇怨”引入,便营造出一种幽怨的气氛,仿佛能听到那清冷的琵琶声。接着,诗人将春花秋月的美好与无情的时间对比,展现了对逝去青春的惋惜。寒冷的貂裘、倾斜的江山梦、缺失的歌声,种种意象交织在一起,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奈的叹息。
诗中的“明镜晓霜”与“云髻峨峨”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女子在镜前的自我审视与内心的羞怯,充分体现了女性在情感与身份上的挣扎。结尾的“雍门成旧曲”则是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无奈,留下了深深的惆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充满了对人生、爱情和命运的思考,反映了清代文人对女性情感的理解与同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女性的怨愁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往情感的珍视,流露出浓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琵琶商妇怨”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音乐
B. 女性的悲苦
C. 春花秋月
D. 江山美景
“明镜晓霜羞短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信
B. 羞怯与无奈
C. 喜悦
D. 忧愁
“相逢切莫误横波”的意思是?
A. 相逢时要珍惜
B. 相逢时要小心误解
C. 不再相逢
D. 误解不会发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