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7: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20:21
点易台边路,荒荒蔓草茸。
能留太古石,犹有六朝松。
幽涧鸣寒筑,疏林阁远钟。
泉斋今不见,凭吊夕阳春。
在点易台旁的小路上,荒草丛生,蔓延着一片绿意。
能够保存下来的只有那古老的石头,仍然矗立着六朝时期的松树。
幽静的山涧中传来寒冷的水声,稀疏的树林里远处传来钟声。
如今的泉斋已经不见,只有在夕阳下凭吊往昔的春天。
安诗,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点易台》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雅士追求隐逸生活,常常游览名胜古迹,寄情于山水之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点易台》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描绘点易台边的自然景观时,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过往的怀念。开篇的“点易台边路,荒荒蔓草茸”,以简短的笔触描绘了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野趣横生的感觉。接着提到的“太古石”和“六朝松”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淀,古老的石头和松树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显得苍劲挺拔,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幽涧鸣寒筑,疏林阁远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让读者感受到幽静与寒冷的气息,山涧流水的声音与远处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最后的“泉斋今不见,凭吊夕阳春”则是一种深切的怀念和感慨,泉斋的消失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而夕阳映照下的春天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围绕“历史的沉淀与生命的流逝”展开,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对无常的生命哲学思考。
选择题:
点易台所在的环境特点是?
A. 繁华热闹
B. 荒凉杂草丛生
C. 人烟稀少
D. 以上都有
填空题:
“幽涧鸣寒筑,疏林阁远钟”中,水声和钟声分别给人带来了__和__的感觉。
判断题:
《点易台》一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