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0:5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0:56:06
破除汤饼睡,倚赖建溪春。
往日惟求旧,今朝遽食新。
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
宝胯无多子,留须我辈人。
打破了汤饼的梦,依靠着建溪的春光。
往日只求旧事,今朝急于尝试新鲜。
不怕它浓得像粥,宁愿等得细如尘。
宝贵的财富没有多少子孙,留下的只能是我们这些人。
这首诗中提到的“建溪”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名山大川,意指清潭和春水,常被文人所歌颂。诗中借用“汤饼”与“茶”对比,表达了对新旧事物的思考与选择。
作者介绍:曾几,字元白,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尤其是山水、茶文化。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对茶文化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思考。正值春天,诗人借助茶的饮用,反映对人生和财富的感悟。
《尝建茗二首 其一》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歌,通过“汤饼”和“建溪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新事物的渴望与对旧事物的反思。诗的开头“破除汤饼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的瞬间,打破了日常的平淡,仿佛是一个新的开始。接着,诗人提到“往日惟求旧,今朝遽食新”,这不仅反映了他对新茶的渴望,也反映了生活中的一种变化与成长。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茶的浓烈的欣赏,“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这是一种对品质与味道的追求,显示了他对生活细节的重视。结尾的“宝胯无多子,留须我辈人”则透露出一种对财富与传承的感慨,让人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整首诗不仅是对茶的品鉴,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充满了诗人的智慧与情感。
全诗通过对茶的品尝,表达了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新旧事物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财富传承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建溪春”主要象征什么?
A. 秋天的萧条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不辞浓似粥”表达了诗人对茶的什么态度?
A. 讨厌
B. 无所谓
C. 喜爱
答案:C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些方面?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新旧事物的思考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B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是对饮茶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酌酒的情感。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