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3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37:13
早得文章誉,仍高政事科。
珠玑随咳唾,襦裤起讴歌。
老去贫逾甚,归来病更多。
善人今已矣,施报果如何。
早年就因文章而获得声誉,后来又在政事科举中名列前茅。
如同珠宝一般的辞句随口而出,衣襟间的歌声也随之响起。
但年纪渐长,贫困更加严重,回到故乡后,疾病也愈加增加。
善良的人如今已去世,留下的恩惠又该如何回报呢?
作者介绍:曾几,字子云,号岘山,宋代诗人,官至秘书郎,曾任地方官。其诗风清新,常以现实题材为主,表达自身的情感与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曾几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社会的思考,尤其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已故朋友的怀念。
这首诗以“挽”字为题,属于悼念诗,抒发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思念与无奈之情。开头两句表明了作者的早期成就与声誉,描绘出他曾经的辉煌。而随后的两句则转而叙述了作者晚年的困境,强调了生活的艰难与疾病的侵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则是对善良之人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偶的手法,音韵和谐,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与人生哲理。尤其是“施报果如何”一句,既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思索,足见作者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旨在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测试:
曾几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
诗中的“珠玑”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