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9:5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59:34
子归可矣。十年不索长安米。掉头沧海成何事。屠狗从游,阅尽人间世。学成一敛胡为尔。酒酣不倚田鼢势。裂眦莫救荆卿死。挥手而来,浪迹于今始。
你要回去了,也好。十年来不再索取长安的米粮。转身面向沧海,又能成就什么呢?屠狗的闲游,让我看尽了人间的世态。学成之后却为何还要收敛呢?酒醉之时不再依靠田间的鼢鼠。即便伤心至极也无法挽救荆卿的死。挥手而来,从此我便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活。
丁澎,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风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常以豪放激昂的风格为主。
本诗创作于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时期,反映了他对游历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作者的游历与归去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以“子归可矣”引出,既有对友人的告别,又暗示了自己内心的挣扎与不舍。十年来不再索取长安米,显示了对物质生活的超脱,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淡然。而“掉头沧海成何事”则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
“屠狗从游,阅尽人间世”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虽身处于游历之中,却也见证了人间的繁华与冷漠,形成一种对世态的深刻洞察。“学成一敛胡为尔”则流露出对自己学业成果的反思,似乎在问自己为何仍然不甘平庸。最后几句则以酒醉为意象,表达了在痛苦中寻找解脱的矛盾心态,表现出一种凄凉而又浪漫的情感。
全诗通过个人的游历和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兼具豪情与敏感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的“长安米”象征什么?
“子归可矣”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酒酣不倚田鼢势”中,酒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