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

时间: 2025-05-09 14:32:56

诗句

白首过遗庙,朱轮入故城。

已惭联左揆,犹喜抗前旌。

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

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32:56

原文展示:

白首过遗庙,朱轮入故城。
已惭联左揆,犹喜抗前旌。
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
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

白话文翻译:

白头老者再次经过这座遗弃的庙宇,红色的车轮驶入了故乡的城池。
虽然已经感到羞愧于曾经的官位,如今仍然高兴能在此地受到尊重。
走路时忘却了年少的旧时光,弹冠的举动依然是我长久以来的愿望。
再次凝视墙壁上的题字,哪里会羡慕那抛弃权利的人生呢?

注释:

  • 白首:指年纪大了,白发苍苍。
  • 遗庙:指被遗弃的庙宇,象征过去的辉煌与衰落。
  • 朱轮:红色的车轮,象征着车马的华丽。
  • 左揆:指左丞相,曾经的高官。
  • 抗前旌:指高昂地举起前面的旗帜,象征威严与尊重。
  • 曳履:拖着鞋子,形容走路的姿态。
  • 弹冠:指轻轻扬起帽子,形容一种轻松的姿态。
  • 弃繻生:抛弃权利的生活,表示对权力的无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作。李德裕曾任宰相,因其政治才能而受到重用,但也因政治斗争而多次贬谪。其作品常反映个人的遭遇与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李德裕晚年时写的,经过故乡的庙宇,感慨岁月的流逝与个人的荣辱。诗人回首往事,既有感伤之情,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诗歌鉴赏:

李德裕的《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诗人以“白首过遗庙”开篇,呈现出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庙宇的遗弃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衰老。朱轮的到来则引入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反思,表达了对往日荣耀的追忆。

接下来的“已惭联左揆,犹喜抗前旌”则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曾经官位的羞愧与对当下荣誉的珍视,体现出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诗人通过“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揭示了对年轻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冀,显示出他对于个人理想的坚持与不屈。

最后两句“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抛弃权力与地位的无羡之情,强调了内心对真理与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丰富的情感和精炼的语言,展示了李德裕深邃的人生哲学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首过遗庙:年纪已大的诗人再次走过这座被遗弃的庙宇,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2. 朱轮入故城:红色的车轮驶入他熟悉的故乡城市,暗示着归来与怀旧。
  3. 已惭联左揆:感到对曾经高位的羞愧,左揆象征着权力。
  4. 犹喜抗前旌:尽管羞愧,仍然对现在的尊重感到高兴。
  5. 曳履忘年旧:拖着鞋子走路,忘却了年轻的过往,暗示着对岁月的沉思。
  6. 弹冠久要情:弹冠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表达出持久的愿望。
  7. 重看题壁处:再次凝视墙壁上的铭文,象征着对历史的反思。
  8. 岂羡弃繻生:不羡慕那些抛弃权利的人,表达出对真理与理想的坚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庙宇、朱轮、左揆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代表了历史、权力与个人追求。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形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体现出诗人的坚定立场。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探讨了荣辱与人生价值的主题,强调了对真理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在时间流逝中的淡泊与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首:象征老年与智慧。
  2. 遗庙:象征历史与过去。
  3. 朱轮:象征荣耀与身份。
  4. 左揆:象征权力与成就。
  5. 题壁:象征历史的记忆与反思。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德裕的《重过列子庙》是哪一朝代的作品?

    • A. 宋代
    • B. 唐代
    • C. 元代
  2. 诗中提到的“左揆”代表什么?

    • A. 官位
    • B. 地名
    • C. 人名
  3. 诗人对抛弃权力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羡慕
    • B. 鄙视
    • C. 无羡

答案:

  1. B. 唐代
  2. A. 官位
  3. C. 无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李德裕与杜甫在反映个人遭遇与历史感方面的诗作,李德裕更多展现出内心的思索与淡泊,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与国家的命运。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德裕诗文集》
  • 相关的唐代文学研究论文与书籍。

相关查询

醉花间 醉花间 相见 醉花间 过吴湘玉墓 醉花间 春恨 醉花间 醉花间 送春 醉花间 题叶上寄君培 醉花间·休相问 遐方怨 遐方怨 怀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稼政 一岁三迁 鼠字旁的字 匡谬 日字旁的字 自上而下 大大方方 韦字旁的字 狐狸尾巴 先为之容 学友 毋字旁的字 包含凋的词语有哪些 反观 一年一度 石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