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42
原文展示:
恶死而好生,古今之常情。 人心可生事,天下自无兵。 草木尚咸若,山川岂不宁。 胡为无击壤,饮酒乐升平。
白话文翻译:
人们都厌恶死亡而喜爱生存,这是从古至今的常理。 人的心中如果充满了善意,那么天下自然就不会有战争。 连草木都能顺应自然规律生长,山川又怎么会不安宁呢? 为什么没有人去击壤而歌,饮酒享受太平盛世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以及对人性本善的信念。在动荡的北宋时期,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一个没有战争、充满和平与安宁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安宁的深切向往。首句“恶死而好生,古今之常情”直接点明了人类对生存的渴望,这是古今不变的真理。接着,“人心可生事,天下自无兵”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观点,即如果人心向善,天下自然会和平无战。后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和平与安宁的愿景。最后,作者以“胡为无击壤,饮酒乐升平”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希望人们能够享受太平盛世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恶死而好生,古今之常情。
人心可生事,天下自无兵。
草木尚咸若,山川岂不宁。
胡为无击壤,饮酒乐升平。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以及对人性本善的信念。作者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社会的动荡,表达了对一个没有战争、充满和平与安宁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恶死而好生”表达了什么? A. 人们厌恶死亡而喜爱生存 B. 人们厌恶生存而喜爱死亡 C. 人们厌恶和平而喜爱战争 D. 人们厌恶战争而喜爱和平
“人心可生事”中的“生事”指的是什么? A. 创造和平 B. 制造麻烦 C. 生活事务 D. 生产活动
诗中“草木尚咸若”中的“咸若”是什么意思? A. 顺应自然 B. 咸味如同 C. 咸淡适中 D. 咸味很重
“胡为无击壤”中的“击壤”是什么意思? A. 击打土壤 B. 击壤而歌 C. 击打乐器 D. 击打敌人
答案:1. A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