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22:29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宜春作)
作者: 李德裕
孟夏守畏途,舍舟在徂暑。
愀然何所念,念我龙门坞。
密竹无蹊径,高松有四五。
飞泉鸣树间,飒飒如度雨。
菌桂秀层岭,芳荪媚幽渚。
稚子候我归,衡门独延伫。
谁言圣与哲,曾是不怀土。
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鲁。
矧余窜炎裔,日夕谁晤语。
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凄凄视环玦,恻恻步庭庑。
岂待庄舄吟,方知倦羁旅。
在初夏的季节,我独自守望着前行的道路,放下舟船在酷热的夏天。
心中感到忧虑,我在想念着我的龙门坞。
密密的竹林没有小径,高大的松树有四五棵。
飞泉在树间鸣叫,声音如同细雨飘洒。
菇桂在高岭上盛开,芳香的蘑菇在幽静的水边显得优雅。
小孩在门口等待我的归来,独自站在门槛上。
谁说圣人和哲人不思念故土?
公旦思念周国,孔子也念念不忘鲁国。
更何况我这个被流放的人,日夜无人倾诉。
对阙的思念让我悲伤,班荆的情感让我感慨。
凄凉地看着手中的戒指,恻恻地走在庭院中。
难道等到庄子吟唱的时候,才知道这份羁旅的疲惫?
作者介绍: 李德裕,字贞元,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诗人因政事失意而被贬,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流亡生活的感慨。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描写了作者在酷热的夏季中对理想居所的思念。诗中用“密竹无蹊径,高松有四五”描绘出一幅清幽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宁静的感受。通过“飞泉鸣树间,飒飒如度雨”的描写,音韵优美,仿佛听到了泉水的潺潺流动,增强了诗的意境。同时,诗中表现了对故土的深切眷恋,尤其是“稚子候我归,衡门独延伫”,展现了家庭和亲情的温暖。接下来的“谁言圣与哲,曾是不怀土”更是引发了对历史贤人的思考,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思乡情怀始终存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感悟,反映了流亡者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测试:
李德裕是哪一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龙门坞”象征着什么?
诗中“稚子候我归”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