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27
柏生两石间千岁终不大韩子则欲移之平地以遂
这棵柏树生长在两块石头之间,为什么不把它移到平地上呢?平地的环境也不错,但我又担心会伤害到它的生长。两位老翁为这棵柏树出谋划策,各自的想法都已到位。受命于我,独自存在的我,和普通的树木本就不同。无论环境是平坦还是险峻,我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只要能保护好我的自然生长,选择的地方并不在于地势的高低。我听说柏树山的名声,抱着技艺已久未曾施展。于是我自己在秋天种下了柏树,满山的翠绿显得生机勃勃。石头并未妨碍我,平地也未曾限制我。岁月渐渐流逝,冰雪在严寒中也逐渐侵袭。这棵柏树最初并不知晓,随着年岁的增大,根基愈加稳固。我微微一笑,感谢两位老翁,何必为荣华与衰败而烦恼呢。
作者介绍
牟巘,宋代诗人,字子渊,号白石,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关注生命与生存的哲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柏树作为长寿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生长环境的看法,试图探讨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以柏树为主线,通过对树木生长环境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立和坚韧的理解。柏树在石缝中生长,虽然环境艰难,却依旧顽强,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诗人在两位老翁的讨论中,思考着是否应该将柏树移到平地,体现出对生命生长环境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岁月渐婉娩,冰雪几凌厉”,不仅描绘了自然的严酷,也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韧性。诗人通过对柏树的观察,表达了在不理想的环境中,依然可以保持生命的本真和独特性。
最后一段“我微微一笑,感谢两位老翁,何必为荣华与衰败而烦恼呢”,则是对生命哲学的升华,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本质的认同。诗歌整体上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深邃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生命的坚韧与独立性,即使在不理想的环境中,也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空间,体现出一种超越外部环境的内在力量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柏树的生长环境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两位老翁是在做什么?
诗人认为选择生长地点的重要性如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