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5:10
《崔氏东山草堂》
作者:杜甫 〔唐代〕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我爱你那静谧的草堂,坐落在美丽的山中,
在这个高秋时节,空气清新而又凉爽。
偶尔传来钟声和磬声,
落日时分更能看到渔夫和樵夫的身影。
在白鸦谷口摘下栗子,
在青泥坊底煮着芹菜做饭。
为何王给事不来这里,
我的柴门紧闭,锁住了松竹。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作品多反映了人民疾苦和对国家的忧虑。
《崔氏东山草堂》写于杜甫晚年,他在草堂中隐居,回归自然,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山草堂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杜甫以“爱汝”直接向草堂表白,展现了他对这片幽静之地的深厚感情。高秋的清新气息和偶尔的钟磬声,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洗礼,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落日时分,渔樵人出现,映衬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画面,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一种忧虑与孤独,提到“西庄王给事”的缺席,柴门紧闭,暗示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失落。杜甫通过对比,展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对安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清新与忧虑之间游走,体现了杜甫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人世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草堂的描绘,表达了杜甫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中“爱汝玉山草堂静”意在表达什么?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对朋友的思念
“落日更见渔樵人”中“渔樵人”指的是?
A. 渔民和樵夫
B. 官员
C. 学者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与失落
C. 愤怒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