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9:32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际日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中优游。
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在日光交际的时分,海水上涨,浮游于空中;
在细沙和蜃气的映衬中,虫儿悠然自得。
即使水流浩荡难以预测,也未曾见到惊涛骇浪翻覆船只。
诗中提到的“龙蜃”是古代传说中的生物,常与海洋幻影联系在一起,反映出人们对海洋的神秘与敬畏。同时,“不见惊澜曾覆舟”则引申出人们对人生航程的思考,象征着人生中的坎坷与挑战。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因撰写《资治通鉴》而闻名。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司马光与东郡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留别东郡诸僚友》以清丽的自然描写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然与对友情的深切依依。诗中“际日浮空涨海流”描绘了日落时分海面波光粼粼的壮美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感觉。接着,通过“虫沙龙蜃中优游”的形象,表现了生命的轻松与自由,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友谊的温暖在其中流淌。
后两句“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则转向对未来的思索,尽管人生的航程充满未知,但只要心怀信念,便能安然度过风浪。这种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友谊的珍惜,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深邃又温暖,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带给读者无限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友谊的珍视及对未来的乐观信念,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与不畏艰难的精神。
诗词测试:
诗中“际日”指的是哪个时刻的景象?
A. 日出
B. 日落
C. 正午
“虫沙龙蜃”中的“龙蜃”主要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幻影
C. 自由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悲观
B. 乐观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