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4:5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4:54:15
乐轩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繁弦疑渌水,叠鼓掺渔阳。
风结舞初急,尘飞歌正长。
凫鹥争上下,栋宇为低昂。
太守且安坐,新声未遽央。
诗的意思是:繁密的弦乐声似乎在水面上荡漾,鼓声层层叠叠伴随着渔阳的乐曲。微风轻轻地吹动,舞姿刚开始显得急促,尘土飞扬,歌声悠长。水鸟在上下争飞,建筑物在风中显得高低起伏。太守安然坐着,新调的音乐还没有急于响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冲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historian 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史学作品之一。司马光在政治上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激的政策。
创作背景:
《乐轩》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对音乐、舞蹈的欣赏以及对自然的感悟,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
《乐轩》通过对音乐、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热爱。开头两句“繁弦疑渌水,叠鼓掺渔阳”描绘了乐器声与水的交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接下来的“风结舞初急,尘飞歌正长”则将音乐与舞蹈紧密联系,展现了舞者在风中翩翩起舞的美丽场景,似乎能感受到那份急促的节奏与悠长的歌声。
“凫鹥争上下,栋宇为低昂”展现了水鸟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最后一句“太守且安坐,新声未遽央”则将视线转向太守,表现出一种从容与安逸的生活状态,暗示着对新事物的期待却不急于求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构图严谨,意象丰富,音韵和谐,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音乐、舞蹈以及自然美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音乐、舞蹈和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太守的从容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闲适而愉悦的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繁弦”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心情
B. 繁密的弦乐
C. 清澈的水
D. 舞者的动作
“新声未遽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新事物的期待
B. 对旧事物的怀念
C. 对乐器的赞美
D. 对太守的批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