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0:30
原文展示:
梅梢柳眼弄春娇,云暖南山腊雪消。 近郭樵渔成野市,远村箫鼓隔溪桥。
白话文翻译:
梅花梢头,柳树新芽,春光妩媚动人, 云层温暖,南山上的腊雪渐渐消融。 城郭附近的樵夫和渔民形成了热闹的集市, 远处的村庄,箫声和鼓声隔着溪桥传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生活的宁静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娇艳、柳树的新芽、南山的雪融以及村庄的乐声,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诗中“梅梢柳眼弄春娇”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春天的景色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显得生动而富有诗意。“云暖南山腊雪消”则进一步以温暖的云层和消融的雪水,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复苏。后两句通过对近郭野市和远村箫鼓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梅梢柳眼弄春娇”中的“弄”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云暖南山腊雪消”中的“腊雪”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雪 B. 冬天的雪 C. 秋天的雪 D. 夏天的雪
诗中“近郭樵渔成野市”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城市的热闹 B. 乡村的宁静 C. 乡村的热闹 D. 城市的宁静
“远村箫鼓隔溪桥”中的“箫鼓”指的是什么? A. 乐器 B. 武器 C. 工具 D. 食物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