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小重山 其二 重阳》

时间: 2025-04-26 18:38:01

诗句

篱下参差浅澹妆。

浮云残照里、又重阳。

镜台空忆影双双。

花无主,此日为谁黄。

萧瑟罢萸囊。

风烟羞故国、远山苍。

登高纵目事荒唐。

杯入手,惊见鬓边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8:01

原文展示:

篱下参差浅澹妆。浮云残照里又重阳。镜台空忆影双双。花无主,此日为谁黄。萧瑟罢萸囊。风烟羞故国远山苍。登高纵目事荒唐。杯入手,惊见鬓边霜。

白话文翻译:

篱笆下的花草零零散散,轻柔的妆容映衬着重阳的残阳。镜子前空自回忆双双的身影,花儿无主,今天为谁而黄。萧瑟的秋风已罢,手中萸囊也不再有。风烟中羞愧于故国远山的苍茫。登高远望,眼前的事物显得荒唐。拿起酒杯,惊觉鬓边已生白霜。

注释:

  • 篱下:篱笆下,指种植的花草。
  • 浅澹妆:轻淡的妆容,形容花草的朦胧美。
  • 镜台:化妆用的台子,诗中指代回忆的场景。
  • 无主:没有主人,花儿无人照看。
  • 萧瑟:形容秋天的萧条。
  • :袋子,这里指装萸的袋子。
  • 风烟:秋天的风和云烟,象征着故乡的遥远。

典故解析: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长寿与团聚。
  • 萸囊:重阳节时,人们会佩戴菊花、茱萸等以驱邪避灾。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梁清标(约1565-约1620),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清新的风格著称,常作诗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以清幽的意境描绘了重阳佳节的情景,渗透着浓厚的思乡之情。开篇“篱下参差浅澹妆”,通过细致的描写,呈现出秋日的宁静与美丽,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镜台空忆影双双”,诗人回忆往昔,思念与孤独交织,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萧瑟罢萸囊”的描写,反映出节日的冷清与个人情感的失落。最后,诗人站在高处,遥望远方的故国,似乎一切都显得荒唐而无奈,“杯入手,惊见鬓边霜”,一语道破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令人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故乡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篱下参差浅澹妆:描绘秋天的花草,暗示诗人孤寂。
    2. 浮云残照里又重阳:重阳节的美好与孤独交织。
    3. 镜台空忆影双双:镜中回忆往昔,情感深厚。
    4. 花无主,此日为谁黄:无人照料的花,象征诗人内心的孤寂。
    5. 萧瑟罢萸囊:节日的冷清与失落感。
    6. 风烟羞故国远山苍:对故国的思念与无奈。
    7. 登高纵目事荒唐:站在高处,感叹眼前的事情。
    8. 杯入手,惊见鬓边霜: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
    • 对仗:如“镜台空忆影双双”,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篱下:象征孤独与隐秘的生活。
  • 镜台:反映内心的思念与孤寂。
  • 重阳:传统文化与节日情感的结合。
  • 鬓边霜: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
    • B. 重阳
    • C. 春节
    • D. 端午
  2. 填空题:诗中“____无主,此日为谁黄”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3. 判断题:诗中使用的“镜台”是指自然风光的描写。(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王之涣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高》:同样表达了对高处的眺望与对人生的感慨,但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为重阳节,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侧重人际关系而非个人孤独。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正吟 自悯 闲吟四首 其三 秋怀三十六首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六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百年吟 答和吴传正赞善二首并寄高阳王十三机宜 其二 答人乞碧芦 对花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口否认 平展展 凵字底的字 白天见鬼 面团团 包含治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喔咿儒睨 鼻子 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三 角字旁的字 粉身碎骨 蛙鸣鸱叫 一本万殊 气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