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8:11
蝶恋花 其一 秋夜
作者:梁清标 〔明代〕
御夹凉生衣袂早。雁宿沙洲,处处开红蓼。
月满关河凋塞草。一声玉笛征人老。
促织催寒秋思好。剪烛西窗,叹息知音少。
倚仗登楼姿远眺。白云片片西山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凉意渐生,衣袂早已披上,雁群栖息在沙洲上,四处开满了红色的蓼草。明月照耀着河流,草木逐渐凋零。一声悠扬的玉笛声,唤起了征人心中的思乡之情。此时,促织的鸣叫催生了浓厚的秋思,烛光下剪烛,感叹知音难觅。倚窗而立,远眺西山,白云片片如小舟漂浮。
作者介绍:梁清标,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典雅。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身处于一个寂静的夜晚,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和思乡之情,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蝶恋花 其一 秋夜》是一首典型的秋夜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特征和人们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御夹凉生衣袂早”,直接引入了秋夜的凉意,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萧瑟的感觉。之后“雁宿沙洲,处处开红蓼”,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既有雁群的归宿,又有红蓼的烂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月满关河凋塞草”一句,描绘出一幅清冷的夜景,月光普照,草木凋零,给人一种孤寂的感受。而“一声玉笛征人老”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表达出征人的思乡情怀。促织的鸣叫与秋思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忧伤与思念的气息。
“剪烛西窗,叹息知音少”一句,诗人对知音难寻的感慨,突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最后“倚仗登楼姿远眺,白云片片西山小”,通过远眺的角度,诗人既展现了广阔的自然,又流露出对未来的无奈与渺小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递,展现了秋夜的美丽与孤独,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营造出一种秋夜的宁静与思索。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蓼”是指:
A. 一种植物
B. 一种秋虫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促织”在诗中象征着: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思绪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热情
诗人对“知音”的叹息表达了什么?
A. 对友情的满足
B. 对孤独的渴望
C. 对生活的愉悦
D.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