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即事》

时间: 2025-05-07 18:24:18

诗句

西湖小阁多延月,好友同舟半是僧。

寄语江南老桑苎,秋山紫蕨忆行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4:18

原文展示:

西湖小阁多延月,
好友同舟半是僧。
寄语江南老桑苎,
秋山紫蕨忆行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小阁旁的月色,和好友同舟共游,其中一半的友人是僧人。诗人寄托了对江南的思念,尤其是老桑树和苎麻,秋天的山中,紫色的蕨菜让他想起了昔日的行旅。

注释:

  • 西湖小阁:指的是西湖边的小亭阁,描绘出清幽的环境。
  • 延月:指月光的延续或照射,形容月色美丽。
  • 好友同舟:朋友们一起乘船,强调友谊的温馨。
  • 半是僧:同舟的朋友中有一半是僧人,暗示一种清净的氛围。
  • 江南老桑苎:桑树和苎麻是江南地区的植物,象征着乡愁和记忆。
  • 秋山紫蕨:秋天的山中长有紫色蕨菜,带有自然的色彩和情感的寄托。
  • 忆行縢:怀念过去的旅程和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体仁,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游览西湖之际,正值秋季,诗人对江南的土地和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借助自然景象抒发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湖的自然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和故乡的深厚情感。首联“西湖小阁多延月”,通过描绘月光洒在小阁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氛围。接着“好友同舟半是僧”,则转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友谊的温暖,特别是与僧人共同游玩的情景,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在后两句中,诗人以“寄语江南老桑苎”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桑树和苎麻是江南特有的植物,承载了诗人对童年、故乡的回忆和情感。最后的“秋山紫蕨忆行縢”,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也引发了对过去旅行的思考,表达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际关系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湖小阁多延月:描绘了西湖小阁的美丽月色,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
  2. 好友同舟半是僧:描述了与朋友们同舟游玩的情景,强调了其中有僧人,暗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3. 寄语江南老桑苎:表达对江南的思念,桑树和苎麻引发了对故乡的回忆。
  4. 秋山紫蕨忆行縢:通过秋天的紫蕨,激发对过去旅行的怀念,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宁静的氛围。
  • 对仗:如“好友同舟”与“半是僧”形成对比,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如月、桑、蕨)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故乡的思念,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阁:象征着安静和清幽。
  • :象征着美好与思念。
  • 桑苎:代表故乡,寄托了乡愁。
  • 紫蕨:象征着记忆和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阁位于哪个地方?

    • A. 西湖
    • B. 黄山
    • C. 泰山
    • D. 长江
  2. 诗中提到的朋友中有多少是僧人?

    • A. 全是僧人
    • B. 一半是僧人
    • C. 没有僧人
    • D. 三分之一是僧人
  3. 诗人对江南的哪些植物表达了思念?

    • A. 桃花
    • B. 老桑树和苎麻
    • C. 松树
    • D. 竹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体仁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展现了友情与乡愁的交织,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独处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倾向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基础知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许侍郎游昆明池 安德山池宴集(安德,杨师道封号) 咏萤火示情人 送别 少年行 文德皇后挽歌 雨后 郢城怀古 咏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郊宫 恍悟 地震烈度 朱紫难别 三元及第 诠才末学 凤孤鸾只 屮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巴人下里 叔鲔 振穷 车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