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50
过襄城
作者: 韩愈 〔唐代〕
郾城辞罢过襄城,
颍水嵩山刮眼明。
已去蔡州三百里,
家人不用远来迎。
在郾城辞别之后,我经过襄城,
颍水和嵩山的景色让人眼前一亮。
我已经离开蔡州三百里,
家里的人不必远道而来迎接我。
这首诗中涉及的地名如郾城、襄城、蔡州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方,韩愈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旅途的距离,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归心似箭的情感。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诗人,散文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骈文。
《过襄城》作于韩愈的旅途中,反映了他在外游历的心情,诗中既有自然美的描写,也有对家庭的思念,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家人的深情。
《过襄城》是一首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郾城、襄城的旅途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对家庭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将自然景色与旅途的心情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开阔而清新的视觉感受。诗人用“刮眼明”来形容水和山的清丽,表现了他对眼前美景的陶醉与欣赏。
接下来的两句“已去蔡州三百里,家人不用远来迎”,则是情感的转折,诗人已经离家三百里,不希望家人特意前来迎接,流露出一种独立与自信的风范,反映了他对家庭的依恋与理解。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全诗更具内涵,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家庭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心灵的丰富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人提到的两座城分别是:
a) 郾城和襄城
b) 襄城和蔡州
c) 郾城和蔡州
d) 蔡州和嵩山
诗中“刮眼明”主要是形容:
a) 旅途的遥远
b) 自然景色的美丽
c) 对家乡的思念
d) 亲人的迎接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与家人的思念
b) 对人生的感悟
c) 对历史的追溯
d) 对官场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