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云封庵》

时间: 2025-05-20 03:37:19

诗句

登岩背山河,立石秋风里。

隐见浙江涛,一尺东沟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37:19

原文展示:

云封庵 徐凝 〔唐代〕 登岩背山河,立石秋风里。隐见浙江涛,一尺东沟水。

白话文翻译: 我登上岩石,背对着山河,站在秋风中的石头上。隐约可见浙江的波涛,而眼前只是一尺深的东沟水。

注释:

  • 登岩:登上岩石。
  • 背山河:背对着山河。
  • 立石:站在石头上。
  • 秋风:秋天的风。
  • 隐见:隐约可见。
  • 浙江涛:浙江的波涛。
  • 一尺东沟水:一尺深的东沟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为主。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风中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浙江涛与东沟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隐居或游历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秋风中登高望远的情景。首句“登岩背山河”,诗人以登高为起点,背对着壮丽的山河,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次句“立石秋风里”,诗人站在秋风中的石头上,感受着秋风的凉爽,增强了诗中的孤寂感。后两句“隐见浙江涛,一尺东沟水”,通过对浙江涛与东沟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岩背山河”:诗人以登高为起点,背对着壮丽的山河,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2. “立石秋风里”:诗人站在秋风中的石头上,感受着秋风的凉爽,增强了诗中的孤寂感。
  3. “隐见浙江涛”:诗人隐约可见浙江的波涛,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
  4. “一尺东沟水”:眼前只是一尺深的东沟水,与浙江涛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浙江涛与东沟水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意象:使用了“登岩”、“立石”、“秋风”、“浙江涛”、“东沟水”等意象,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感态度。

意象分析:

  • 登岩:象征着诗人的超然物外。
  • 立石:象征着诗人的孤寂感。
  • 秋风:象征着诗人的凉爽感受。
  • 浙江涛:象征着大自然的壮丽。
  • 东沟水:象征着隐逸生活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隐见浙江涛”中的“隐见”是什么意思? A. 明显可见 B. 隐约可见 C. 看不见
  2. 诗中“一尺东沟水”与“浙江涛”形成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对比 C. 拟人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大自然的敬畏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徐凝的《云封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隐逸生活,但徐凝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敬畏,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凝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徐凝的诗歌。

相关查询

念奴娇 念奴娇·题花阡 念奴娇 姑苏台怀古 念奴娇 有感 念奴娇黄山与荪若午儿同游 念奴娇 念奴娇 汝南七夕病中排闷 念奴娇 欣闻日本投降,喜赋 念奴娇 念奴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土贩 倒八字的字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田字旁的字 迤逗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走字旁的字 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卧开头的成语 心地狭窄 衔竿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花梢 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刀锯斧钺 鸦默鹊静 包含幡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