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5:44
原文展示:
天台独夜 徐凝 〔唐代〕 银地秋月色,石梁夜溪声。 谁知屐齿尽,为破烟苔行。
白话文翻译:
在银色的地面上,秋月的光芒洒落,石桥下的溪流在夜晚发出声响。 谁能知道,为了踏破那笼罩在烟雾中的苔藓,鞋底的齿痕已经磨尽。
注释:
诗词背景:
徐凝是唐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这首《天台独夜》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在天台上独自观赏秋月,聆听溪声,体验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深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夜的静谧画面。首句“银地秋月色”,用“银地”形容月光下的地面,形象生动,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次句“石梁夜溪声”,以动衬静,溪声在夜中更显清幽,增添了诗的意境。后两句“谁知屐齿尽,为破烟苔行”,诗人通过鞋底齿痕的磨尽,表达了自己为了追求这份宁静,不惜踏破烟雾中的苔藓,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和深沉感慨。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体验,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银地”指的是什么? A. 银色的地面 B. 月光下的地面 C. 石桥 D. 溪流
“石梁夜溪声”中的“石梁”是指什么? A. 石桥 B. 石柱 C. 石阶 D. 石碑
诗中的“屐齿尽”表达了什么? A. 鞋底磨损 B. 行走艰难 C. 追求自然之美 D. 夜晚的宁静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