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八月望夕雨》

时间: 2025-07-12 14:59:02

诗句

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

如练如霜在何处,吴山越水万重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4:59:02

原文展示: 八月望夕雨 徐凝 〔唐代〕 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 如练如霜在何处,吴山越水万重云。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八月十五夜晚,寒冷的雨声萧萧而下,难以听闻。 那如白练如霜的景象在哪里,吴山越水之间,云层重重。

注释:

  • 寒雨:指寒冷的秋雨。
  • 萧萧:形容雨声细碎。
  • 如练如霜:形容景象如同白练或霜一样洁白。
  • 吴山越水:泛指江南的山山水水。
  • 万重云:形容云层厚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五中秋夜的雨景,通过寒雨、云层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秋夜的深切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之夜,诗人可能身处江南,感受到了秋夜的寒雨和云层的厚重,借此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节日的思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中秋夜的雨景,通过“寒雨萧萧”和“万重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诗中的“如练如霜”形容了雨后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整首诗情感内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中秋夜的独特感受,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首句点明了时间和天气,中秋夜的寒雨,声音细碎难以听闻,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如练如霜在何处,吴山越水万重云。”:后两句通过比喻和意象,描绘了雨后的景象,如白练如霜的景象在哪里,江南的山山水水之间,云层厚重,给人以深远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练如霜”用比喻手法形容雨后的景象,形象生动。
  • 意象:通过“寒雨”、“万重云”等意象,营造出中秋夜的特殊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雨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节日的思绪,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表达。

意象分析:

  • 寒雨:象征着秋夜的寒冷和静谧。
  • 万重云:象征着云层的厚重和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如练如霜”形容的是什么? A. 雨 B. 霜 C. 云 D. 雪
  2. 诗中的“吴山越水”指的是什么地区? A. 北方 B. 江南 C. 西南 D. 东北
  3. 诗的创作背景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D. 元宵节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徐凝的《八月望夕雨》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但徐凝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唐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查询

食蛤蜊一首 次韵苏如圭乞猫 次韵答子容三首 其三 次韵答子容三首 其二 次韵答子容三首 其一 哭普儿 寄题折将军家忠勇堂 和李似表丞厅梅发用胡士曹韵 八月二十一日大热夜半微凉 次韵春卿游黄蘖道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啖指咬舌 小重阳 三框儿的字 白日升天 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出离 一力撺掇 鹵字旁的字 老而不死是为贼 羊字旁的字 嫁结尾的成语 而字旁的字 媒子 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微不足道 韦字旁的字 封豕长蛇 一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