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4:48
登石城戍望海寄诸暨严少府
平明登古戍,徙倚待寒潮。
江海方回合,云林自寂寥。
讵能知远近,徒见荡烟霄。
即此沧洲路,嗟君久折腰。
在明亮的日子里,我登上古老的城墙,倚靠着城墙,等待寒潮的来临。江水和大海正汇聚在一起,云层和山林显得格外寂静。怎能知道远近的情况,只能看到空中的烟雾缭绕。就在这无边无际的沧洲路上,叹息你已经久经风霜,饱受折磨了。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没有太多详细记载,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时局的感慨。他的风格清新,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戍楼上眺望海景时的心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及对人生苦短、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象与心境交融,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困境的无奈。
《登石城戍望海寄诸暨严少府》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和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古戍上俯瞩辽阔的江海,面临着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渺小,心中涌起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前两句“平明登古戍,徙倚待寒潮”描绘了一个清晰的画面:诗人站在古老的城墙上,等待着寒潮的到来,这一等便是对时光的感慨与无奈。接下来的“江海方回合,云林自寂寥”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辽阔与孤寂,江海汇聚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交汇与无常,而云林的寂寥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讵能知远近,徒见荡烟霄”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渴望与无能为力,烟霄的荡漾让人感受到一种飘渺而又无奈的惆怅。最后一句“即此沧洲路,嗟君久折腰”以直白的言辞道出对友人的关心与惋惜,暗示着人生的艰辛与磨难,勾勒出一种深沉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苦境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与人生苦短的感慨,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
诗中的“平明”指的是什么天气?
“江海方回合”中的“方”意为?
“讵能知远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