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3:07
送袁郎中破贼北归
皇甫冉 〔唐代〕
优诏亲贤时独稀,中途紫绂换征衣。
黄香省闼登朝去,杨仆楼船振旅归。
万里长闻随战角,十年不得掩郊扉。
但将词赋奉恩辉。
这首诗表达了对袁郎中出征破贼归来的送别之情。优厚的诏令使得贤良之人不易得到,而他在途中换上了征战的衣裳。黄香在省门登朝而去,杨仆则乘船振动着旅途的归帆。万里之外的战斗声仍在耳边回响,十年间未能踏入自己的家门。最后,唯有用诗词来表达对恩宠的感激。
作者介绍:皇甫冉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以送别、边塞为题材,表现出对士人的关怀和对国家局势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代,诗人寄情于士人归来的壮志,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及对将士的敬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袁郎中出征归来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士人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开篇以“优诏亲贤时独稀”引入,指出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能受到重用的贤良之士是多么的稀少,表现了诗人对袁郎中的钦佩之情。“中途紫绂换征衣”则暗示了他在战斗中身份的转变,同时也暗含了士人对国家的责任感。接着描绘了黄香与杨仆的归途,诗中运用“黄香省闼登朝去,杨仆楼船振旅归”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两位士人的不同归途,象征着不同的命运和角色。后两句“万里长闻随战角,十年不得掩郊扉”则体现了诗人对战乱的沉痛思考,士人们在战斗中多少年未能归乡,家国情怀深厚,诗人虽未能亲历战场,但他对士人归来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忧虑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最后一句“但将词赋奉恩辉”更是表明了诗人以诗词来致敬和表白的情感,体现了士人对国家和恩宠的忠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主题围绕着对士人忠诚与奉献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期待,表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优诏”指的是什么?
“万里长闻随战角”中“战角”指的是什么?
诗中黄香和杨仆分别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