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03:0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03:01:50
采桑子·当时错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如今才意识到当时的错误,心中感到凄迷。
不由自主地流下红泪,满眼春风却觉得一切都不对。
知道今后再也没有办法,勉强地说出欢聚的期望。
一别如此,梨花凋落,月亮又向西方移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因其词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离别和对往昔的追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采桑子·当时错》创作于纳兰性德的个人生活经历中,可能与他对爱情的失落和人生的感慨有关。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无奈,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这首词以“当时错”开篇,直接点明了错失良缘的主题。诗人回首往事,心中因思念而生出凄迷之感。通过“红泪偷垂”的描绘,诗人将内心的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接下来的“满眼春风百事非”则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无能为力和内心的孤独。
在“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中,诗人意识到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已逝的过去,虽心知无望,仍勉强期待未来的欢聚。最后一句“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用梨花与明月的意象,形象地传达出时光流逝以及离别的悲伤,形成了深刻的感叹与余韵。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纳兰性德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无限惋惜,充满了典型的清代文人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惋惜,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伤感,反映了人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泪”象征什么?
A. 喜悦
B. 悲伤
C. 希望
诗人对未来的感情态度是?
A. 充满希望
B. 无奈
C. 忘却
“满眼春风百事非”中“春风”表现了什么情感?
A. 生机
B. 悲伤
C.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纳兰性德的《当时错》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心情感和对爱情的惋惜,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对往事的细腻回忆与感伤,体现了女性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描绘。
推荐书目:
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后来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勉强说后会有期,像这样别离,梨花落完了 ,月亮已经在天的西方。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xù)凄迷。红泪偷垂(chuí),满眼春风百事非。才道:才知道。凄迷:凄凉迷乱。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无计:无法。“欢期”:佳期,指二人重会相守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