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32
望衡山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
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望衡山》这首诗描绘了衡山的雄伟与壮丽。诗的开头提到衡山位于东南方,像一座低矮的盖子,山岳如同支柱,承托着天地。接着提到山前是祝融的居所,祝融是火神,象征着光明和热情,山的高处触摸着朱鸟的翅膀,朱鸟在古代传说中是祥瑞的象征。接下来,诗人描绘青冥的天空和山脉的磅礴气势,表达了自然的浩瀚与神秘。最后一句提到即使在微小的阴影中,也能感受到天地间的浩瀚与滋润。
作者介绍: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772年,卒于842年。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刘禹锡的诗中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具有较强的个性。
创作背景: 《望衡山》写于唐代,彼时国家政治动荡,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心中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土的眷恋始终未变。衡山作为一座名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
《望衡山》通过描绘衡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前两句以山的形态开篇,运用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衡山的宏伟。接着提到祝融,暗示着光明与希望,朱鸟则象征着祥瑞,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青冥结精气”和“磅礴宣地脉”两句,深化了自然的气势,表现了天地的浩渺与诗人心中的豪情。最后一句“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则将微小与伟大结合,强调即使微小的事物也能带来广泛的影响,寓意深远。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衡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刘禹锡的《望衡山》描绘的是哪座山?
A. 泰山
B. 衡山
C. 华山
D. 黄山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神鸟是__。
判断题: 诗中“青冥结精气”表达了自然的浩渺与神秘。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山水之美,但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而刘禹锡的《望衡山》则更强调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情感更加奔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