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蓼莪堂》

时间: 2025-05-20 14:36:08

诗句

种莪图可茹,养儿欲代老。

莪生化为蒿,儿大不相保。

忆昔儿初生,长育恐不早。

儿羹未及尝,亲骨已枯槁。

譬彼种莪人,爱此颜色好。

岂不勤灌溉,采撷思一饱。

宁知不入口,埋没同秋草。

诗人感兹义,哀哀向穹昊。

堂中有孤儿,千载共忧抱。

我愿天下人,有食奉翁媪。

为莪不为蒿,庶免负遗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4:36:08

原文展示

蓼莪堂
作者:张羽 〔元代〕

种莪图可茹,养儿欲代老。
莪生化为蒿,儿大不相保。
忆昔儿初生,长育恐不早。
儿羹未及尝,亲骨已枯槁。
譬彼种莪人,爱此颜色好。
岂不勤灌溉,采撷思一饱。
宁知不入口,埋没同秋草。
诗人感兹义,哀哀向穹昊。
堂中有孤儿,千载共忧抱。
我愿天下人,有食奉翁媪。
为莪不为蒿,庶免负遗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亲情无常的深切感悟。种植莪葱是为了能吃,而养儿则是希望在老去时有依靠。可是莪葱却长成了蒿草,孩子长大后却无法保全。回想起孩子刚出生时,担心不能给予他早期的滋养,甚至连亲自为他做羹汤的机会都没有,自己的生命却已逐渐衰败。就像那些种莪的人,单单喜欢莪葱的颜色,而不知其未必能入口,最终只能像秋草一样被埋没。诗人对此感到哀伤,仰天叹息。堂中有孤儿,与我一同承受千年的忧愁。我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有食物奉养年老的父母。选择莪葱而非蒿草,愿能免除后悔的遗憾。

注释

  • :一种植物,常被用作食物。
  • :指蒿草,一种不为食用的植物,象征无用。
  • :汤,指母亲为孩子所做的食物。
  • 枯槁:形容衰老与死亡,指亲骨头的衰败。
  • 穹昊:指天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羽是元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生活的琐碎与人际的疏离,常流露出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与亲情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对下一代的期望。

诗歌鉴赏

《蓼莪堂》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种莪和养儿的比喻,深刻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亲情的脆弱。开头的“种莪图可茹,养儿欲代老”明确了诗人的期望与初衷:种植莪葱是为了可以食用,而养育孩子则是为了在老去时有依靠。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逐渐意识到生活的无常:莪葱竟然长成了无用的蒿草,孩子长大后却无法保全。这样的对比让人感到深深的失落。

在回忆中,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及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甚至连为孩子做羹汤的机会都没有,自己却已逐渐衰老,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深切关怀与内心的无奈。最后,诗人希望天下人都能关心年迈的父母,这不仅是对亲情的呼唤,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强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家庭的渴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种莪图可茹,养儿欲代老:种莪是希望能吃到,而养儿是为了在老去时有依靠。
  • 莪生化为蒿,儿大不相保:莪葱却长成了无用的蒿草,孩子长大后却无法保全。
  • 忆昔儿初生,长育恐不早:回想孩子刚出生时,担心不能给他早期的滋养。
  • 儿羹未及尝,亲骨已枯槁:甚至连为他做羹汤的机会都没有,自己却已衰败。
  • 譬彼种莪人,爱此颜色好:就像那些种莪的人,单单喜欢莪葱的颜色。
  • 岂不勤灌溉,采撷思一饱:难道不应该勤于灌溉,想着能丰收吗?
  • 宁知不入口,埋没同秋草:怎知最后却未能入口,和秋草一样被埋没。
  • 诗人感兹义,哀哀向穹昊:诗人对此感到哀伤,仰天叹息。
  • 堂中有孤儿,千载共忧抱:堂中有孤儿,和我一起承受千年的忧愁。
  • 我愿天下人,有食奉翁媪:我希望天下人都能有食物奉养年老的父母。
  • 为莪不为蒿,庶免负遗懊:选择莪葱而非蒿草,希望能免除后悔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莪与养儿的关系比作生活的希望和失落。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深刻揭示了人生命的脆弱,表现了对亲情的渴望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强调了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与期盼。
  • :象征无用与失落。
  • :象征亲情与温暖。
  • 孤儿:象征对无依无靠之人的同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种莪图可茹”的意思是什么? A. 种莪是为了能吃到
    B. 种莪是为了装饰
    C. 种莪是为了卖钱
    D. 种莪是为了养儿

  2. 诗人希望天下人有食奉养年老的父母,这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亲情的重视
    C. 对权力的追求
    D. 对名声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张羽的《蓼莪堂》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与对亲情的珍视,但张羽更强调人生的苦涩与无奈,而李白则多了一份对故乡的温情。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大典》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转调蝶恋花 小重山 柳摇金 醉花阴(和江宣德醉红妆词) 倾杯 菩萨?/菩萨蛮 寻梅·今年早觉花信蹉 梦玉人引·旧追游处 寻梅 转调蝶恋花/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清快 豕字旁的字 康荒 声势熏灼 音韵学 木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东播西流 匸字旁的字 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朝晖夕阴 生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昂首阔步 包含跃的成语 今不如昔 官情纸薄 玄字旁的字 陵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