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0:3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0:36:48
醉花阴(和江宣德醉红妆词)
作者:沈蔚 〔宋代〕
微含清露真珠滴,
怯晓寒脉脉。
秉烛倚雕栏,
今日尊前,
尽是多情客。
从来应与春相得,
有动人标格。
半笑倚春风,
醉脸生红,
不是胭脂色。
这首诗描绘了早晨的景象,清露如真珠般滴落,令人感到一丝寒意。烛光摇曳,我倚在雕刻的栏杆上,今天来访的朋友都是情意绵绵的。往日与春天总是相得益彰,春天更是妩媚动人。我微微一笑,依靠着春风,脸上泛起红晕,这并不是涂抹的胭脂色。
作者介绍:沈蔚,宋代词人,擅长抒情,作品多表现对自然景色和人情的细腻感受。沈蔚的词风清新婉约,富有情感,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日的宴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与酒席上的欢愉氛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珍惜。
沈蔚的《醉花阴》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饮酒作乐的情景。开头“微含清露真珠滴”,以清晨的露水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怯晓寒脉脉”则传达了对晨寒的怯意,细腻地描绘出一种惬意的情感。
诗中“秉烛倚雕栏”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诗人在烛光中依靠着雕花栏杆,显得格外惬意。接下来提到的“今日尊前,尽是多情客”,则从个人的感受转向了对周围友人的关注,显示出一种人际关系的温暖。
“从来应与春相得”一句,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饮酒作乐的情景的暗示,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最后的“醉脸生红,不是胭脂色”以独特的视角结束,醉酒后的红晕不是人工的修饰,而是春天的自然馈赠。
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融合了饮酒作乐的主题,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诗中“怯晓寒”意指什么?
A. 害怕早晨的寒冷
B. 喜欢早晨的清新
C. 对寒冷无所谓
“醉脸生红”的含义是:
A. 涂抹的妆容
B. 酒后自然泛红的脸色
C. 春天的温暖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伤感
B. 欢愉
C. 孤独
通过这些推荐和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词的魅力与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