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句》

时间: 2025-05-04 12:21:23

诗句

少年曾接元公论,屡话南闽佛刹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1:23

原文展示:

少年曾接元公论,屡话南闽佛刹奇。

白话文翻译:

年轻时我曾与元公交流过,屡次谈论南方闽地的佛教寺庙之奇特。

注释:

  • 少年:年轻时。
  • 元公:指某位名叫“元”的公子,可能是指某位有名望的朋友或长者。
  • :讨论、交流意见。
  • :屡次、频繁。
  • 南闽:指中国南方的闽地,今福建省。
  • 佛刹:佛教寺庙。
  • :奇特、独特。

典故解析:

“元公”可能是指当时某位著名的学者或高僧,若有具体历史背景,需查阅相关资料。而“南闽佛刹”则是指福建的佛教文化,因福建地处南方,且佛教寺庙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益,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盛行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文的关注。温益的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写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温益年轻时期,与友人讨论佛教文化时所作,反映出他对南方佛教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对交流讨论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少年”开头,给人以青春的气息,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与“元公”的对话,仿佛是在追忆那些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时光。诗中提到的“南闽佛刹奇”,则不仅展现了福建地区丰富的文化背景,也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钦佩和向往。

通过对南方佛教寺庙的描绘,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探索。这种对宗教文化的关注,反映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展现了诗人在年轻时对世界的思考和理解。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曾接元公论

    • 这句表明了作者年轻时与“元公”探讨的情景,反映了他对知识与思想交流的渴望。
  2. 屡话南闽佛刹奇

    • 表达了作者与元公屡次探讨南方佛教寺庙的奇特之处,显示出他对南方文化和宗教的好奇。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表现出作者的文学修养。
  • 意象:少年与佛刹的意象结合,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青春时代的怀念、对佛教文化的赞美以及对思想交流的重视,展现了作者追求真理与精神升华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象征着理想、梦想和无畏的精神。
  • 元公:代表着智慧与学识的传承。
  • 佛刹:是宗教信仰和文化的象征,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元公”是指什么?

    • A. 一位名叫元的诗人
    • B. 一位有名望的朋友或长者
    • C. 一位佛教高僧
  2. 诗中“南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广东
    • B. 福建
    • C. 广西
  3. 诗人对佛教寺庙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钦佩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温益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但王维的诗更加侧重于山水意境,而温益则更加关注于人际交流与文化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外舅庄子尚生辰 同祝子权游虎邱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 题章伯深臞怪图 题吴氏旷远亭 题大明寺 提举生辰 唐大夫生辰 泰兴道本上人少时颇留意诗律已而遍历诸方卒 送智道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控带 痒心 滚烫 月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无名租 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来来去去 金鼓连天 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避强御 简落狐狸 戈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金口玉牙 包含质的成语 遗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