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阴陈迹》

时间: 2025-05-12 13:36:46

诗句

当年不识此清真,强把先生拟季伦。

等是人间一陈迹,聚蚊金谷本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3:36:46

原文展示:

当年不识此清真,强把先生拟季伦。
等是人间一陈迹,聚蚊金谷本何人。

白话文翻译:

当年我不了解这份清净真实,强行把您与季伦相提并论。
不过是人世间的一段旧事,聚集在金谷的又有谁呢?

注释:

  • 清真:指清净真实的道理或境界。
  • 季伦:指季札,春秋时期的名士,以清白、正直著称。
  • 陈迹:指过去的痕迹或经历。
  • 金谷:传说中隐士居住的地方,象征清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又有细腻的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反映了他在困境中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悟,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山阴陈迹》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诗作。开头两句,诗人自述当年不识“清真”,即未能领悟人生的真实和纯净,反而将对方与历史名士季伦相提并论,显现出对自己当时浅薄认识的反思。通过对比,苏轼表达了对“清真”境界的渴望和对自己认知的自省。后两句则转为对过往的思考,提及“陈迹”,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短暂与往事的无奈。最后“聚蚊金谷”的句子,似乎是在感叹,即使在理想的环境中,最终汇聚的也不过是一些过客,如同聚集的蚊虫,难以留下真正的印记。整首诗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使人读后深思,感受到那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与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当年不识此清真”:表达了诗人过去未能领悟生活的真谛。
    2. “强把先生拟季伦”:试图将对方与季伦相比较,显示出自我对理想的追求,但也反映出一种无奈。
    3. “等是人间一陈迹”:指出生活不过是过往的痕迹,强调时间的流逝。
    4. “聚蚊金谷本何人”:暗示即使在理想的环境中,也难以找到真正的陪伴者。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将对方与季伦作对比,突出对理想的追求。
    • 象征:金谷象征着理想的归宿,蚊虫则象征过往的无常与短暂。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我认知的反思与对往事的追忆,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揭示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清真:象征着真实、纯净的境界。
  • 季伦:代表着理想人格的象征。
  • 陈迹:象征着过去的经历和难以抹去的痕迹。
  • 金谷:隐士的栖息之地,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清真”指的是什么? A. 清净真实的道理
    B. 一种饮食方式
    C. 一种哲学思想

  2. “聚蚊金谷”中的“金谷”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的生活环境
    C. 过往的记忆

  3. 作者在诗中对“季伦”的提及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历史人物的崇拜
    B. 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C. 对现实的不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山阴陈迹》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苏轼更侧重于对过往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关注于当下的感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沁园春·有美人兮 水龙吟 其二 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 仙迹岩 西江月·堂上谋臣帷幄 品令 最高楼(庆洪景卢内翰庆七十)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元日 浣溪沙 其二 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悲欢离合 舟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包含嗟的词语有哪些 虽畏勿畏,虽休勿休 礼贤接士 杨朱泣岐 庙战 主持 感铭 豆字旁的字 越俎代庖 車字旁的字 风驰电骋 傩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