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仙诗十九首 其九》

时间: 2025-05-02 14:03:33

诗句

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

呼吸玉滋液,妙气盈胸怀。

登仙抚龙驷,迅驾乘奔雷。

鳞裳逐电曜,云盖随风回。

手顿羲和辔,足蹈阊阖开。

东海犹蹄涔,昆仑蝼蚁堆。

遐邈冥茫中,俯视令人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3:33

原文展示:

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
呼吸玉滋液,妙气盈胸怀。
登仙抚龙驷,迅驾乘奔雷。
鳞裳逐电曜,云盖随风回。
手顿羲和辔,足蹈阊阖开。
东海犹蹄涔,昆仑蝼蚁堆。
遐邈冥茫中,俯视令人哀。

白话文翻译:

我在名山中采药,想要拯救衰老的生命。
我吸入如玉般的滋养液体,神奇的气息充盈于心怀。
我登上仙鹤,抚摸着龙驷,迅速驾驭着奔雷。
我身披鳞甲,追逐着闪电的光辉,云罩在风中回旋。
我手握羲和的缰绳,双足踏着阊阖的门扉打开。
东海仍然波涛汹涌,昆仑山却像蝼蚁般堆积。
在那遥远而又模糊的世界中,我俯视着,令人感到悲哀。

注释:

  • 采药:指在山中采集药材,象征寻找长生不老的秘方。
  • 年颓:衰老,年华已逝。
  • 玉滋液:比喻珍贵的液体,象征养生之道。
  • 龙驷: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代表速度与力量。
  • 羲和:指太阳神,代表光明与希望。
  • 阊阖:天上的门,象征进入仙界。
  • 蝼蚁堆:昆仑山的渺小,表示世间的微不足道。
  • 遐邈冥茫:形容遥远而又模糊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璞(约276年-324年),字景纯,号逸少,世称郭公,东晋时期的著名道士、文学家。他的诗词多以游仙、道教思想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游仙诗十九首》是郭璞为了表达对长生不老和超脱世俗的追求而创作的。诗中充满道教元素,反映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在魏晋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和社会动乱,许多文人追求超脱,寻求精神寄托。

诗歌鉴赏:

郭璞的《游仙诗十九首 其九》通过描绘采药、游仙的过程,展现了作者对长生和超脱的渴望。诗的开头以“采药游名山”引入,隐喻着对生命延续的追求,表现出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接着,通过“呼吸玉滋液,妙气盈胸怀”描绘了药物的珍贵和内心的愉悦,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

在表达对仙界的向往时,诗中运用“登仙抚龙驷,迅驾乘奔雷”这样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威风凛凛的气魄,令人仿佛看到了飞驰在云端的仙人,带着无与伦比的力量与速度。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开始感受到世间的渺小和悲哀,“俯视令人哀”则是对人世间纷扰的感慨,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郭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美好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形成了这首诗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在名山中采药,旨在寻找延续生命的方法。
  2. 呼吸玉滋液,妙气盈胸怀:吸入如玉般的药液,体内充满了神奇的气息。
  3. 登仙抚龙驷,迅驾乘奔雷:骑上仙鹤,抚摸神兽,快速地驾驭着雷电。
  4. 鳞裳逐电曜,云盖随风回:身披鳞甲,追逐闪电的光辉,云层随风而动。
  5. 手顿羲和辔,足蹈阊阖开:手握太阳神的缰绳,双足踏开天门。
  6. 东海犹蹄涔,昆仑蝼蚁堆:东海的波涛依旧汹涌,昆仑山却如同蝼蚁般渺小。
  7. 遐邈冥茫中,俯视令人哀:在遥远而模糊的境地俯瞰,感到深深的悲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滋液”,将药物比作珍贵的玉。
  • 拟人:通过“云盖随风回”赋予云层以生命,生动形象。
  • 夸张:如“迅驾乘奔雷”,夸大了速度的极致,突显诗人对仙界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长生不老与超脱尘世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山:象征着神秘与灵性,代表了人们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 :代表长生、健康的追求,是人类对生命的渴望。
  • :象征超脱、自由的境界,代表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东海、昆仑:分别代表广阔与渺小,反映了天地的巨大与人类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采药游名山”,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A. 追求长生不老
    B. 游玩名山
    C. 采集药材
    D. 享受自然

  2. “呼吸玉滋液,妙气盈胸怀”中的“玉滋液”象征什么? A. 珍贵的药物
    B. 普通的水
    C. 美食
    D. 仙气

  3. 诗人通过“东海犹蹄涔,昆仑蝼蚁堆”想表达什么? A. 人生的伟大
    B. 生命的渺小
    C. 自然的壮丽
    D. 仙界的美好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超脱的追求。
  • 王维的《鹿柴》: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宁静。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比: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郭璞更强调超凡脱俗的道教思想,而陶渊明则更注重田园生活的安逸。

参考资料:

  • 《郭璞诗文集》
  • 《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张甥棠美述志 水月寺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 和陶杂诗十一首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龙尾石砚寄犹子远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 其一 和陶劝农六首 碣石庵戏赠湛庵主 白水山佛迹岩(罗浮之东麓也,在惠州东北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愣眼巴睁 耳闻眼睹 包含茨的词语有哪些 一掷巨万 包含氧的词语有哪些 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六阳会首 鸟事 巾字旁的字 啾啾唧唧 言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贤贤易色 期较 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陌路相逢 设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