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5:2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5:22:35
游潜山
李师道 〔宋代〕
肩舆转关随俯仰,不忧弱水澄方丈。
细雾萦盘上白云,刚风肃肃天森爽。
夏木阴浓四月寒,涧流触石鸣惊湍。
到身已喜在福地,肯问玄都何处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潜山的情景和心境。诗人坐着轿子,随着山路的转折上下起伏,心中毫不担忧四周的水面是否清澈如同方丈。细腻的雾气缠绕在山腰,映衬着白云,清新刚劲的风吹来,令天空显得格外爽朗。浓密的夏树为四月带来一丝寒意,溪水触碰到石头发出悦耳的轰鸣声。身处这样的福地,诗人心中十分欢喜,便不再询问传说中的玄都何在。
李师道,字景庄,号子华,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
《游潜山》创作于诗人游览潜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身处美景时的愉悦心情。潜山作为著名的游览胜地,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李师道的《游潜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潜山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欢喜。首句“肩舆转关随俯仰”,便以生动的画面感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视野,体现出诗人对游览过程的敏感与细致。接下来的“不忧弱水澄方丈”则表达了一种淡然的态度,诗人在面对自然的变化时,心中自有一番从容与幽雅。细腻的雾气与白云相缠,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展现了潜山的若隐若现之美。而“刚风肃肃天森爽”更是将这份清新与凉爽的感觉通过风的描写传达出来,令人神清气爽。最后两句则从对环境的描写转向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身处美好环境的喜悦,和对理想境地的向往。这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李师道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身处美好环境的感激,体现了对生活的满足与对理想境地的向往。
李师道的《游潜山》是描绘什么样的景象?
A) 战争场面
B) 自然景色
C) 人间疾苦
D) 都市喧嚣
诗中提到的“弱水”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水流缓慢的河流
C) 湖泊
D) 海洋
最后两句“到身已喜在福地,肯问玄都何处坛”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欢喜与满足
C) 疲惫
D) 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