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53
原文展示:
野钵归松下,将亲闻道师。
风沙不堪寄,霜笴自相宜。
白话文翻译:
在松树下,野僧的钵盂归来,想要亲近您,这位道德高尚的老师。
风尘仆仆,实在无法久留,只有在霜寒的季节,才能自得其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道师”,可以理解为禅宗的师父,表达了对思想和智慧的追求。松树和霜的意象在古诗中常常代表坚韧与清高,也暗示了隐士生活的淡泊与宁静。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龙,号花溪,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梅尧臣以诗歌和散文闻名,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主要是在送别仲和师回归雪窦寺时所作,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之情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雪窦寺位于浙江,是禅宗的重要寺庙,这首诗表现了对道理的追求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松下”的静谧氛围为背景,表现了僧人的归隐与清淡生活的志向。诗中“野钵”与“将亲闻道师”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师长的尊敬与向往,同时也隐喻了自己对于道理的渴求。在风沙与霜寒的对比中,传达了诗人对外部环境的认知,风沙的喧嚣让人无法久留,而霜寒的宁静却是内心的归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梅尧臣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师长的敬仰与向往,以及对隐士生活的思考,表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野钵”指的是什么?
A. 僧人的饭钵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风沙不堪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外部环境的无奈
C. 对人生的迷茫
D. 对师长的尊重
诗中的“霜笴”象征什么?
A. 寒冷的环境
B. 内心的宁静
C. 外部的纷扰
D. 道理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