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7:16
么麽常情忽,潜形未易知。
嗅香太尉足,起粟婕妤肌。
醯甕偏常集,纱厨巧似窥。
平生长尘尾,至此竟难麾。
这首诗表达了对常情的忽然感悟,难以看出潜藏的情感。嗅到香气如同太尉的足迹,触动了婕妤的肌肤。醯甕常常聚集气味,纱厨仿佛在窥探一切。平生的尘世纷扰到此竟然难以摆脱。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隐庵,宋代诗人、书法家,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情。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个人情感的探寻。
这首诗展现了刘克庄细腻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描写,揭示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么麽常情忽”引领读者进入一种对常情的反思,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蕴藏着深刻的情感和意义。
诗人用“嗅香太尉足”这一句比喻将香气与权威结合,暗示着一些微妙的社会关系和情感纠葛。而“起粟婕妤肌”则是一种细腻的感受,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渴望。后面的“醯甕偏常集”与“纱厨巧似窥”则展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和思考,仿佛在暗示着人们对生活隐秘的探索与追寻。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常态的感悟,也有对人性深处的探讨,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常情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探讨了人性和生活的复杂性,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追寻和对生活琐事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太尉”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权威
C. 贫穷
D. 自由
“醯甕偏常集”中的“醯甕”指的是什么?
A. 酒
B. 醋
C. 水
D. 粉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生活的反思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金钱的向往
对比刘克庄的这首诗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但刘克庄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而陆游则倾向于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