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9:1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9:18:02
费亭侯在日,乱已有萌芽。
养得螟蛉种,犹能覆汉家。
费亭侯(指费氏家族中有权势的人)现在在世,动乱的气息已经开始滋生。即便是养活了螟蛉这种害虫,仍然能够覆灭汉朝的家业。
“螟蛉”一词源于古代对于农业害虫的描写,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潜伏在体制内,腐蚀和破坏社会稳定的隐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常用作历代兴亡的象征。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劲健,擅长写景抒情,并敢于直言时弊。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频繁动乱之际,诗人关注社会动荡与权力腐败,借古喻今,通过描绘家族及国家的危机,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刻忧虑。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的动乱和权力的腐化。开头“费亭侯在日”即点明了权贵的存在,而“乱已有萌芽”则暗示了动荡的征兆。采用了“养得螟蛉种”这一生动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国家内部潜伏的危机,形象地传达出即使是微小的毒害也能对国家造成巨大的影响。全诗以费亭侯为引,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腐败和无能,以及普通人民所面临的动乱与不安。其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权贵及动乱的描写,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警示人们对潜伏的危害要保持警惕,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费亭侯”代表什么?
A. 普通百姓
B. 权贵
C. 文人
D. 农民
“乱已有萌芽”中的“乱”指的是什么?
A. 和平
B. 动乱
C. 繁荣
D. 幸福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A. 自然灾害
B. 家庭问题
C. 社会动乱与权力腐败
D. 个人前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