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3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32:17
原文展示:
庭菊 张耒 〔宋代〕
穷秋惨无姿,向荣尽枯稿。可怜中庭菊,灼灼颜色好。岂无风霜苦,所守良自保。清商振驱除,尔独傲百草。煌煌中央色,严丽谢浮姣。山家有薄酒,为尔数倾倒。尝闻仙人术,采饵庶难老。呼童扫药斋,迟尔寒英捣。
白话文翻译:
深秋时节,万物凋零,显得凄凉无光。那些曾经繁茂的植物都已枯萎。然而,庭院中的菊花却鲜艳夺目,色彩绚丽。菊花并不畏惧风霜的摧残,它坚守自己的本性,自我保护。在秋风的吹拂下,它独自傲立于百草之中。菊花的色彩鲜明,庄严而美丽,不屑于那些浮华的娇艳。山野人家有简单的酒,为了这菊花,多次举杯畅饮。曾听说仙人的养生之道,采集菊花作为食物,或许能延缓衰老。呼唤童子打扫药室,等待菊花开放,准备采摘。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庭菊》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庭院中菊花的美丽和坚韧,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时节庭院中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菊花的美丽和坚韧。诗中,“穷秋惨无姿,向荣尽枯稿”描绘了深秋时节万物的凋零,而“可怜中庭菊,灼灼颜色好”则突出了菊花的鲜艳和生机。菊花不畏风霜,坚守本性,独自傲立于百草之中,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品质。诗中的“煌煌中央色,严丽谢浮姣”进一步赞美了菊花的庄严美丽,不屑于浮华的娇艳。最后,作者通过“山家有薄酒,为尔数倾倒”和“尝闻仙人术,采饵庶难老”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和对长寿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坚韧品质的赞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赏。菊花在深秋时节独自傲立,不畏风霜,坚守本性,象征着坚韧和美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穷秋惨无姿”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万物复苏 B. 深秋万物凋零 C. 夏天繁茂景象 D. 冬天寒冷景象
诗中“可怜中庭菊,灼灼颜色好”表达了什么? A. 对菊花的同情 B. 对菊花的赞美 C. 对菊花的厌恶 D. 对菊花的忽视
诗中“岂无风霜苦,所守良自保”表达了菊花的什么品质? A. 柔弱 B. 坚韧 C. 娇艳 D. 浮华
诗中“煌煌中央色,严丽谢浮姣”赞美了菊花的什么特点? A. 浮华 B. 娇艳 C. 庄严美丽 D. 柔弱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