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4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6:12
安平乐慢
作者:刘弇 〔宋代〕
细想劳生,等闲聚散,冉冉轻似秋烟。
莲心暗苦,月意难圆。神京去路三千。
当日风流,有妖饶枕上,软媚尊前。
何计访蓬仙。断肠中一叶晴川。
至而今追思往事,奈向梦也难到奴边。
自恨不如兰灯,通宵尚照伊眠。
恰道无缘。被人劝休莫瞒天。
多应是前生负你,今世使我偿填。
细细思量人生的辛苦,人与人之间的聚散都是那么随意,轻轻飘散如秋天的烟雾。
莲心深藏苦楚,月亮的情意难以圆满。前往京城的路途漫长,竟有三千里之遥。
曾经的风流倜傥,如今只剩妖娆的梦境,软媚的身影在我面前。
我该如何去寻找那蓬莱仙境呢?心中断肠,唯有一叶晴川。
直到现在追忆往事,梦中又怎能到达你的身边?
我自怨不如那兰灯,整夜点亮,照耀着你的安眠。
竟然说是无缘,别人劝我不要再瞒天。
或许是我前生亏欠了你,这一世只能用来偿还。
作者介绍:
刘弇,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悠远著称。他的词作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生活,语言简练且富有韵律感。
创作背景:
《安平乐慢》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映射出社会的普遍无奈与孤独感。此词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安平乐慢》是一篇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爱情的苦涩。开篇即以“细想劳生”引入,表现出对生命经历的深刻思考,接着用“冉冉轻似秋烟”将人生的聚散比作轻烟,流露出淡淡的惆怅与无奈。词中“莲心暗苦,月意难圆”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纠结与苦痛,象征着未能如愿的情感与理想。随着“神京去路三千”一句,诗人又将视角拉远,表现出对生活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在表达对往事的追忆时,诗人写道“至而今追思往事,奈向梦也难到奴边”,展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以“多应是前生负你,今世使我偿填”总结全篇,传达出一种宿命感,似乎在暗示着前世的因果关系,表达了对未竟之情的无奈与遗憾。
整首词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意象,情感真挚,层次分明,展示了宋代词人的才华与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苦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出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宿命的思考与对爱情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安平乐慢》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神京”指的是哪里?
“莲心暗苦”中的“莲心”象征什么?
这首词最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已逝情感的追忆,但其表达方式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浓烈。与刘弇的《安平乐慢》相比,李清照的词作在语言上更加柔美,意象更为丰富,展现出女性柔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