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5:38
《惜双双令》
作者: 刘弇 〔宋代〕
风外橘花香暗度。
飞絮绾残春归去。
酝造黄梅雨。
冷烟晓占横塘路。
翠屏人在天低处。
惊梦断行云无据。
此恨凭谁诉。
恁情却倩危弦语。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渐行渐远的情景,橘花的香气在风中悄然传来,飞舞的柳絮缠绕着残留的春光悄然离去。黄梅雨正在酝酿,清晨的烟雾笼罩着横塘的路,翠绿的山屏障在低处,令人惊梦的行云无从追溯。这样的怨恨又能向谁诉说呢?这份情感却只能借助那弦音的独白来表达。
刘弇(生卒年不详),字子文,号云窗,宋代词人,擅长写词,尤其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词清丽而富有情趣,常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惜双双令》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夏之交。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抒发对逝去时光和情感的惋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惜双双令》是一首典型的词作,展现了刘弇对于自然和情感深刻的理解与细腻的抒发。全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橘花的香气、飞絮的轻盈、黄梅雨的酝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诗中的意象,如“冷烟”、“横塘路”,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人生的岔路与选择。而“此恨凭谁诉”的无奈,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失去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变迁和情感波动时的脆弱与无奈,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变化紧密结合,使得作品富有哲理性和艺术美感。尤其是最后一句“恁情却倩危弦语”,更是以音乐的意象来传达复杂的内心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惋惜和对爱情、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与哲理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丰富的情感层次,反映了文化中的自然观和人文情怀。
诗中“飞絮”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寒气
“此恨凭谁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孤独
C. 愤怒
D. 安慰
“冷烟晓占横塘路”中“冷烟”指的是什么?
A. 夜晚的寒气
B. 清晨的薄雾
C. 春天的花香
D. 夏天的阳光
答案:
对比刘弇的《惜双双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思考,但刘弇更关注自然景物与时间的变迁,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视角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