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3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36:43
秋夜雨窗有怀葛秀才炳
作者: 谢晋 〔明代〕
耿耿不成寐,空城寒漏迟。
那堪闻雨夜,政是忆君时。
檐溜时惊梦,虫声暗助悲。
何当同剪烛,重与话相思。
在漫漫长夜里我辗转难眠,空荡的城市里寒冷的时光如同漏水般缓慢。
这一夜的雨声让我想起你,正是怀念你的时刻。
雨水滴落时惊醒了我的梦,虫鸣声暗自增添了我的悲伤。
何时才能与你共剪烛光,重温我们的相思之情呢?
诗中提到的“剪烛”常常象征着亲密和温馨的夜晚。在古代诗词中,烛光与相思的情感相连,表现出思念与团聚的渴望。
作者介绍: 谢晋是明代著名的诗人,擅长抒情诗,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感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秋夜,正值雨季,诗人因思念好友而难以入眠。反映了友情与孤独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雨窗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首两句“耿耿不成寐,空城寒漏迟”便直入主题,表现出在这寂静的夜晚,诗人因思念而无法入睡的状态。接着“那堪闻雨夜,政是忆君时”则通过雨声的引入,巧妙地将思念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檐溜时惊梦,虫声暗助悲”中,雨水滴落与虫鸣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涩与无奈。在最后一句“何当同剪烛,重与话相思”中,诗人表达了对重聚的渴望,渴望与友人共度良宵,诉说心中的相思。这一结尾不仅点明了诗的主题,也给人以温暖的希望,尽管思念令人痛苦,但仍然期待着未来的重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反映了孤独与友情的深刻情感。
诗中“耿耿不成寐”的意思是:
A. 夜晚明亮
B. 无法入睡
C. 寂静如水
“何当同剪烛”中的“剪烛”象征着:
A. 分离
B. 团聚
C.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