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5:2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5:23:49
风剪枝疏,霜惊叶落。柳梢不见春啼雀。去年你我燕双双,今宵孑影听风恶。钩月方消,鸣鸡渐著。昏昏才把无眠度。邻门有客唤丫头,疑君约就看梅萼。
风吹得树枝稀疏,霜冻使叶子纷纷落下。柳树的顶端再也听不到春天的鸟鸣。去年你我像双燕一样成双成对,而今夜我独自一人,听着凶猛的风声。弯弯的月亮刚刚消失,鸡鸣声渐渐响起。昏昏沉沉的夜晚,我才刚刚度过无眠的时光。邻门有客人叫丫头,怀疑你约她来看梅花。
“燕双双”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常用燕子比喻情侣,表达爱情美好的意象。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与思念、孤独相关。
作者介绍:崔荣江是当代诗人,长期致力于古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借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秋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自身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对过去爱情的怀念及对孤独的感慨。
本诗通过描摹春秋交替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开篇的“风剪枝疏,霜惊叶落”,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随后提到“去年你我燕双双”,与对比“今宵孑影”,突显出时间带来的变化与人的孤独。诗中“钩月方消,鸣鸡渐著”一方面是对于时间推移的感知,另一方面也带有对即将来临的清晨的期待,然而这种期待却被“昏昏才把无眠度”所打破,展示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诗歌的最后两句“邻门有客唤丫头,疑君约就看梅萼”则引入了他人的生活,映衬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往爱情的怀念及对孤独的感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如“燕双双”)、拟人(如“霜惊叶落”),以及对仗(如“风剪枝疏,霜惊叶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过往爱情的怀念,反映了孤独的内心情感,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时间带来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去年你我燕双双”表达了什么情感?
“邻门有客唤丫头”中提到的“客”指的是什么?
诗中“钩月方消”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