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8:10
踏莎行 饯春
作者: 徐灿 〔清代〕
萍叶将圆,桐华飞了。
雕梁不见乌衣到。
想应春在五侯家,
东风怕拂寒闺草。
归计苕苕,禅心悄悄。
帘前莫问花多少。
试将杯酒饯春愁,
从今别向修蛾绕。
浮萍的叶子刚刚变得圆润,桐树的花儿已经飘落。
雕刻精美的梁上看不到乌衣人的身影。
想必春天在五侯的家中,
东风似乎不敢轻易拂动寒闺中的草。
归来的计划淡淡无味,心中禅意静静流淌。
帘子前不要询问花开了多少。
不如拿起杯酒来送别春天的愁苦,
从今往后就不再向那修长的蛾子缠绕。
徐灿,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春天的交替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踏莎行 饯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开头的“萍叶将圆,桐华飞了”即通过水面浮萍与桐树花瓣的变化,传达出春天的来临与去去匆匆的感受。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正如“雕梁不见乌衣到”,乌衣人象征着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再。
“想应春在五侯家,东风怕拂寒闺草”,这里表达了春天在权贵家中的繁华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东风的温柔似乎不敢侵扰那寒冷闺房中的草,暗示着一种温柔的忧伤。诗人在此刻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对春天的无奈与眷恋。
“归计苕苕,禅心悄悄”,在此,诗人用“苕苕”来形容归来的计划淡然无味,而内心的禅意则显得无比宁静,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淡定。接下来的“帘前莫问花多少”则是对花开花落的淡然态度,似乎不再执着于数量的美,而是珍惜眼前的时光。
最后的“试将杯酒饯春愁”,诗人用酒来送别春天的愁苦,似乎在告别春天的同时,也在告别过去的自己。这种情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与对未来的期待。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桐华”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东风怕拂寒闺草”,这句中的“东风”象征着____。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奈与眷恋。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