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踏莎行 饯春》

时间: 2025-04-26 20:48:10

诗句

萍叶将圆,桐华飞了。

雕梁不见乌衣到。

想应春在五侯家,东风怕拂寒闺草。

归计苕苕,禅心悄悄。

帘前莫问花多少。

试将杯酒饯春愁,从今别向修蛾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8:10

原文展示:

踏莎行 饯春
作者: 徐灿 〔清代〕

萍叶将圆,桐华飞了。
雕梁不见乌衣到。
想应春在五侯家,
东风怕拂寒闺草。
归计苕苕,禅心悄悄。
帘前莫问花多少。
试将杯酒饯春愁,
从今别向修蛾绕。

白话文翻译:

浮萍的叶子刚刚变得圆润,桐树的花儿已经飘落。
雕刻精美的梁上看不到乌衣人的身影。
想必春天在五侯的家中,
东风似乎不敢轻易拂动寒闺中的草。
归来的计划淡淡无味,心中禅意静静流淌。
帘子前不要询问花开了多少。
不如拿起杯酒来送别春天的愁苦,
从今往后就不再向那修长的蛾子缠绕。

注释:

  • 萍叶:指水面上的浮萍,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桐华:桐树的花,花落暗示春天的流逝。
  • 雕梁:精美的建筑梁,象征着高雅的环境。
  • 乌衣:乌衣人,指古代江南士人,常以黑衣为标志。
  • 五侯家:指权贵之家,暗示春天常常出现在这些地方。
  • 寒闺:指女子的内室,象征着温柔而又孤寂的生活。
  • 苕苕:形容草木茂盛,生机勃勃。
  • 禅心:指心境宁静,像禅宗一般的淡泊。
  • 修蛾:指修长的蛾子,常用于比喻春天的柔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灿,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春天的交替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踏莎行 饯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开头的“萍叶将圆,桐华飞了”即通过水面浮萍与桐树花瓣的变化,传达出春天的来临与去去匆匆的感受。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正如“雕梁不见乌衣到”,乌衣人象征着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再。

“想应春在五侯家,东风怕拂寒闺草”,这里表达了春天在权贵家中的繁华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东风的温柔似乎不敢侵扰那寒冷闺房中的草,暗示着一种温柔的忧伤。诗人在此刻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对春天的无奈与眷恋。

“归计苕苕,禅心悄悄”,在此,诗人用“苕苕”来形容归来的计划淡然无味,而内心的禅意则显得无比宁静,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淡定。接下来的“帘前莫问花多少”则是对花开花落的淡然态度,似乎不再执着于数量的美,而是珍惜眼前的时光。

最后的“试将杯酒饯春愁”,诗人用酒来送别春天的愁苦,似乎在告别春天的同时,也在告别过去的自己。这种情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萍叶将圆:描绘春天的气息,浮萍的叶子逐渐长成,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桐华飞了:桐树的花已经凋谢,暗示春天的短暂与流逝。
  • 雕梁不见乌衣到:高雅的建筑上不再有乌衣人的身影,表现出昔日繁华的消逝。
  • 想应春在五侯家:春天似乎在权贵之家中繁盛,反映出社会的等级与不平等。
  • 东风怕拂寒闺草:东风不敢轻易拂动寒闺中的草,表达出一种温柔的忧虑。
  • 归计苕苕:归来的计划如浮萍般飘渺,隐喻心中无所依靠的失落感。
  • 禅心悄悄:心中禅意静默流淌,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帘前莫问花多少:不再追问花的数量,显现出对时光的淡然态度。
  • 试将杯酒饯春愁:用酒来送别春天的烦恼,展现出对生活的感慨。
  • 从今别向修蛾绕:告别春天,暗示未来的变化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浮萍、桐花相联系,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东风“怕拂”,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归计苕苕,禅心悄悄”,形成音律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萍叶: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春天的到来。
  • 桐华: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乌衣:代表着昔日的繁华与消逝。
  • 寒闺草:象征着柔弱与孤独。
  • 杯酒:象征着对生活的感怀与释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桐华”指的是什么?

    • A. 桐树的叶子
    • B. 桐树的花
    • C. 桐树的果实
  2. 填空题:诗中提到“东风怕拂寒闺草”,这句中的“东风”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奈与眷恋。 (对/错)

答案:

  1. B
  2. 春天的温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徐灿的《踏莎行 饯春》在春天的描写中,前者更多呈现出战乱的忧愁,而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与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范文正公祠堂 宫词 七哀章哭宋尔孚 其三 至曲阜二首 其一 东皋杂兴 其八 双溪即事 醉卧读高苏门诗 反舌 题王醇甫秀才海隐斋 赠四兄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樝 势成骑虎 采字头的字 羊字旁的字 包含灵的词语有哪些 杀一警百 釒字旁的字 恺悌君子 鬥字旁的字 赐疑 甲结尾的成语 虎字头的字 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咸刘 不见圭角 明月清风 月御 五零二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