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灵均》

时间: 2025-05-04 12:10:48

诗句

莫问灵均昔日游,江蓠春尽岸枫秋。

至今此事何人雪,月照楚山湘水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0:48

原文展示:

灵均 莫问灵均昔日游,江蓠春尽岸枫秋。 至今此事何人雪,月照楚山湘水流。

白话文翻译:

别问灵均当年游历的地方,江蓠花在春天结束时凋零,岸边的枫树在秋天变红。 至今这件事有谁能洗清,月光照耀着楚山和湘江水流。

注释:

  • 灵均:指屈原,字灵均,古代楚国诗人。
  • 江蓠:一种水生植物,这里指江边的花草。
  • 岸枫:岸边的枫树。
  •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指屈原的故乡楚国。
  • 湘水:湘江,流经楚地。

典故解析:

  • 灵均昔日游:指屈原的游历和创作,尤其是他在《离骚》中描述的游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这首诗通过对屈原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怀念屈原的同时,对历史的某些事件或人物的感慨,通过屈原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屈原的别号“灵均”为题,通过对屈原昔日游历的回忆,以及对江蓠、岸枫、楚山、湘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和怀旧的氛围。诗中“莫问”二字,既是对读者的劝诫,也是对历史的无奈。后两句“至今此事何人雪,月照楚山湘水流”则表达了历史的无法洗清和时间的无情流逝,月光下的楚山和湘水,既是屈原的故乡,也是历史的见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屈原的怀念,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问灵均昔日游:开篇即劝诫读者不要追问屈原昔日的游历,这里既有对屈原的敬仰,也有对历史的无奈。
  2. 江蓠春尽岸枫秋:通过江蓠春尽和岸枫秋红的自然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3. 至今此事何人雪:表达历史的某些事件或人物的无法洗清,这里可能暗指屈原的悲剧。
  4. 月照楚山湘水流:以月光照耀楚山和湘水,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和怀旧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江蓠和岸枫赋予生命,通过它们的春尽秋红来象征时间的流逝。
  • 对仗:诗中“江蓠春尽岸枫秋”和“月照楚山湘水流”两句,形成了时间和空间的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屈原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和怀旧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江蓠:象征春天的结束和时间的流逝。
  • 岸枫:象征秋天的到来和历史的变迁。
  • 楚山、湘水:象征屈原的故乡和历史的见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灵均”指的是谁? A. 屈原 B. 黄滔 C. 李白 D. 杜甫

  2. “江蓠春尽岸枫秋”中的“江蓠”和“岸枫”分别象征什么? A. 春天和秋天 B. 夏天和冬天 C. 春天和冬天 D. 夏天和秋天

  3. 诗中“月照楚山湘水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怀旧 D. 愤怒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屈原的《离骚》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屈原的《离骚》与黄滔的《灵均》: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无奈,但《离骚》更多地展现了屈原个人的情感和理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楚辞》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黄滔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斋中偶书 依韵酬周骙太博同年 芝山寺 送刁纺户掾太常下第 桐庐郡斋书事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 其二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和黄揔太博上知郡杜少卿 依韵酬李光化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瓶不响,半瓶晃荡 黑字旁的字 倚马长才 亠字旁的字 允执其中 芜飇 釒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玄校 龙字旁的字 铁证如山 插秧 霞鹜 雪花骢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唇齿之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