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38
秋满南山菊满篱,卷帘相对坐多时。
琴中自得无弦趣,蝶与西风总不知。
秋天的气息充满了南山,篱笆旁的菊花也盛开了。我和友人对坐在窗前,聊了很久。琴声中我自得其乐,似乎没有弦的乐趣也能让我陶醉。而那蝴蝶和西风却对此毫无察觉。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贞的象征,尤其在秋天盛开的菊花更是体现了“独立寒秋”的气质。诗中提到的“西风”,则常与秋天的凉意相对应,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作者介绍:顾逢生于宋代,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而受到后人喜爱。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坐在窗前,欣赏菊花的同时与友人共度时光,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与对自然的热爱。
《九日对菊》是顾逢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所作,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受。首先,诗人在开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南山的秋色与篱笆旁的菊花,传达出一种丰收与宁静的气氛。接着,通过“卷帘相对坐多时”,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与分享。最后,诗人自得其乐的琴声与蝴蝶西风的无知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满足。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诗中“卷帘相对坐多时”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蝶与西风”主要是为了表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顾逢的《九日对菊》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比较。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但顾逢的作品更加注重身边的细腻情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