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对菊》

时间: 2025-04-26 05:01:38

诗句

秋满南山菊满篱,卷帘相对坐多时。

琴中自得无弦趣,蝶与西风总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38

原文展示:

秋满南山菊满篱,卷帘相对坐多时。
琴中自得无弦趣,蝶与西风总不知。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气息充满了南山,篱笆旁的菊花也盛开了。我和友人对坐在窗前,聊了很久。琴声中我自得其乐,似乎没有弦的乐趣也能让我陶醉。而那蝴蝶和西风却对此毫无察觉。

注释:

  • 南山:指南方的山,常常用来象征秋天的景色。
  • :菊花,秋天的代表花卉,象征坚韧和高洁。
  • 卷帘:拉开窗帘,表示对外景的欣赏。
  • 琴中自得:形容在琴声中自得其乐。
  • 无弦趣:琴没有弦,寓意一种无拘无束的乐趣。
  • 蝶与西风:蝴蝶与西风是自然的象征,表示与人无关的自在。

典故解析: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贞的象征,尤其在秋天盛开的菊花更是体现了“独立寒秋”的气质。诗中提到的“西风”,则常与秋天的凉意相对应,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逢生于宋代,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而受到后人喜爱。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坐在窗前,欣赏菊花的同时与友人共度时光,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九日对菊》是顾逢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所作,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受。首先,诗人在开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南山的秋色与篱笆旁的菊花,传达出一种丰收与宁静的气氛。接着,通过“卷帘相对坐多时”,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与分享。最后,诗人自得其乐的琴声与蝴蝶西风的无知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满足。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满南山菊满篱: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南山的风光与篱笆旁盛开的菊花形成了和谐美好的画面。
    • 卷帘相对坐多时: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在窗前对坐的悠闲状态,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
    • 琴中自得无弦趣:表达了诗人即使没有乐器的完整功能,依然能从琴声中获得乐趣,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性格。
    • 蝶与西风总不知:蝴蝶和西风的无知与诗人的自得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与人的思维差异。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琴中自得无弦趣”比喻生活的乐趣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感受。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体现诗人对这种精神的推崇。
  • 西风:象征秋天的气息,给人带来凉意,寓意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代表着艺术与内心的世界,它的存在不仅是乐器,更是人生的哲理,表达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
    • B. 秋天的菊花
    • C. 夏天的阳光
  2. 诗中“卷帘相对坐多时”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在独自思考
    • B. 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
    • C. 诗人不喜欢交谈
  3. 诗中提到的“蝶与西风”主要是为了表达:

    • A. 自然的美丽
    • B. 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 C. 无知与自在的对比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可以将顾逢的《九日对菊》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比较。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但顾逢的作品更加注重身边的细腻情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篇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古从军行 三禽言 其三 布谷 三禽言 其一 莺 三禽言 三禽言 三禽言 清平乐 其一 送友 最高楼 即景 烛影摇红 话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倒八字的字 缄舌闭口 机关算尽 乚字旁的字 奇庞福艾 定省温凊 杀身之祸 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嗡鼻 长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形开头的成语 帘政 憸愎 退位 无拘无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