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0:3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0:36:33
富贵人所原,贫贱不堪忧。
自有兰蕙清,非比萧艾羞。
功名如露草,飘瓦若虚舟。
千载傥相遇,皋夔及伊周。
苟使穷未达,一壑营一丘。
出处谨吾节,斯心已细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富贵与贫贱之间对比的思考。富贵人可以随心所欲,贫贱人却无法承受忧虑。即使身处贫穷,也有兰花和蕙兰的清香,不必羞于那些粗俗的萧艾。功名就像露水一样短暂,宛如浮在瓦上的虚舟。即使在千年之后,能够相遇的人也只会是皋夔和伊周。如果只因穷困而不能实现理想,那就像是一个壑(深沟)与一个丘(小山)之间的隔阂。最后,出处要谨慎,保持节操,我的心早已细心筹谋。
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作品流传,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社会背景复杂,士人对功名和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居闲》这首诗通过对比富贵与贫贱、功名与清雅、理想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慨。诗的开头以“富贵人所原,贫贱不堪忧”揭示了社会的两极,富贵之人可以随心所欲,而贫贱之人却承受着生活的重压,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不公和无奈。接下来,诗人以“自有兰蕙清,非比萧艾羞”来说明即使身处贫困,也有高雅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中“功名如露草,飘瓦若虚舟”则通过意象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功名的短暂与虚幻,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最后几句中提到的“千载傥相遇,皋夔及伊周”让人感受到一种理想中的友谊和志同道合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哲理的层面上引人深思,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于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了即使在贫困中也应保持高尚的追求,不必为环境所困扰。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蕙”象征什么?
A. 富贵
B. 高雅
C. 贫穷
D. 普通
“功名如露草”中的“露草”比喻什么?
A. 生命
B. 名利
C. 友谊
D. 财富
诗人认为即使贫穷也应如何?
A. 感到羞愧
B. 保持高雅追求
C. 放弃理想
D. 忘记自己的价值
答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俞桂的《居闲》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追求,而李白则表现出对人生豪情的渴望和对酒的热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