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腊八前四日》

时间: 2025-07-27 23:31:27

诗句

天气晴和又作阴,老来畏冷自难禁。

余霙待伴留痕在,殊动骚人访戴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31:27

原文展示:

天气晴和又作阴,老来畏冷自难禁。余霙待伴留痕在,殊动骚人访戴心。


白话文翻译:

天气时而晴朗,时而阴沉。年纪大了,怕冷的感觉愈加明显。只剩下的细雪留下痕迹,令人心生感触,特别想去拜访好友戴先生。


注释:

  • 天气晴和又作阴:天气晴朗又变阴,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 老来畏冷自难禁:年纪大了,对寒冷的畏惧变得难以忍受。
  • 余霙:指残留的雪。
  • 待伴留痕在:指雪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
  • 殊动骚人访戴心:特别想要去拜访戴先生,心中感动。

典故解析: “戴心”可能指代某位友人,古代诗人常以友人名讳作为诗中的意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下来的不足为多,主要以描写生活情趣、自然景色及人际关系为主。俞桂的作品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腊月,冬季的气候变化与个人的生理感受交织在一起,反映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天气变化,表达了年长者对寒冷的敏感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在开头两句中描绘了晴天与阴天的交替,映射出人生的无常与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对寒冷的感知愈发强烈,诗人用“老来畏冷”表露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余霙留痕的意象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仿佛是岁月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无法抹去。

最后一句“殊动骚人访戴心”,则转向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对友情的珍视,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天气晴和又作阴”:描述天候的变化,反映生活的多变。
    2. “老来畏冷自难禁”:抒发因年老而感到的身体不适与无奈。
    3. “余霙待伴留痕在”:通过雪的意象,传达出对过去的追忆。
    4. “殊动骚人访戴心”: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情感自然而真挚。
  •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晴与阴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余霙”作为意象,表现了时间流逝的痕迹,具有拟人的效果。

  •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冬季的天气变化,表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温柔而又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天气:象征人生的多变与无常。
  • 寒冷:代表生命的脆弱与对温暖的渴望。
  • 余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痕迹。
  • 戴心:象征友情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来畏冷自难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寒冷的喜爱 B. 对寒冷的恐惧 C. 对寒冷的无所谓

  2. 余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戴心”指代的是谁? A. 诗人的好友 B. 自己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对比俞桂的《腊八前四日》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均表现出对亲友的思念,但俞桂的诗更侧重于冬季的孤独感,而王维则带有春天的希望与团圆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灯夕二首呈刘帅 送徐守寺正二首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次韵竹溪一首 又和南塘十首 其六 蚕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送大渊宰安溪七言三首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满江红·三黜归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逆决 雠怨 矛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悬悬而望 隹字旁的字 朗镜 颊上三毫 包含拊的成语 玄字旁的字 协力 大辂椎轮 包含是的成语 六脉调和 积德累仁 旡字旁的字 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识东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