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4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42:00
看先叔祖青松居士仓使诗
作者: 俞桂 〔宋代〕
儒冠每笑拙身谋,
春日因何桂玉留。
南浦未思芳草恨,
西湖正为落梅愁。
四灵去矣今如在,
诸老萧然事已休。
衣钵青松谁继续,
家鸡还复可搜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困境的反思和对往昔快乐时光的追忆。诗中提到的“儒冠”象征着士人身份,而“拙身谋”则是对自己无能的自嘲。春天的到来让诗人想起了桂花和玉树,感慨留不住的美好。南浦的芳草让他感到遗憾,西湖的落梅则令他心生愁绪。四灵(即四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已去,自己感到萧条,生活如同停滞。青松的衣钵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却无人继承,最后提到的“家鸡”则是一种对平凡生活的渴望。
俞桂,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他的诗作往往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此诗写于诗人对往年生活的回忆,可能是在春日时节,触景生情,感慨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艰难。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开头以“儒冠”自谦,显示出士人的责任与压力。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但诗人却因“桂玉留”而感到无奈,似乎美好的事物总是与自己无缘。接下来提到的“南浦芳草”和“西湖落梅”,则是诗人对未能实现的理想与对往昔的追忆。这种情感在诗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忧伤。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活的现实反思,四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已去,生活显得愈发萧条,诗人感到孤独与无助。而“衣钵青松”则象征着理想的传承,却无人继承,表现了对理想失落的无奈。最后以“家鸡”收尾,显示出一种对平凡生活的渴望,似乎是在追求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状态。
本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青松象征理想的高洁,而“家鸡”则象征平凡生活的真实与重要。
整首诗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表现出孤独、失落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人用“儒冠”来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南浦”象征什么?
“家鸡”在诗中象征着:
在杜甫的《春望》中,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俞桂的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加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而俞桂则更注重对个人情感与往昔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