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0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04:06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作者:周邦彦 〔宋代〕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
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馀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
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
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筯还垂。
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枫树林中凋零的树叶,遥远的关河,楚地的游子悲惨地即将归去。望着一片朦胧的水面,听到雁声悲哀,半轮的凉月照映着参差的人影。酒醒之后,往昔的泪水化为蜡烛的泪滴,风卷起金色的泥沙。砧杵的声音悠扬,唤回了那残破的梦境,绮丽的香气也随之减淡,唤起了我的余悲。亭边的岸边,难以相聚,偏偏又掩面而牵衣。更何况这怨怀长久缠绕,重逢无期。我想把仇恨寄托在书信中,银钩空缺满是断肠的声音,玉筯也随之垂下。多少暗藏的愁苦,唯有上天知晓。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江,宋朝著名的词人和音乐家。周邦彦的词以清丽婉约著称,常常描绘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景致。他在词中的表现技法独特,善于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创造出深邃的意境。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起伏,词人深感离别与愁苦,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叹息。词中描绘的秋天场景,映射着词人内心的孤寂与伤感。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是周邦彦的一首经典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的凄凉与思乡的苦楚。开篇的“枫林凋晚叶”便瞬间引入了一个秋意盎然却又凄凉的画面,枫树的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词人通过“关河迥,楚客惨将归”展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远方的河流与即将离去的游子形成鲜明对比,渲染了愁苦的氛围。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这句描绘了秋夜的寂寥,雁声如泣,半轮冷月映照出游子的孤影,令人心生怅惘。后面的“酒醒后,泪花销凤蜡”,诗人用酒与泪的对比,表现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犹如梦醒时分的失落。
整首词情感细腻而层次丰富,尤其在“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一句中,表露出深深的无奈与绝望。最后以“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收尾,既表达了无处诉说的愁苦,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孤独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词探讨了离别、思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表达了深切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词中“楚客”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游子?
A. 楚地
B. 齐地
C. 晋地
D. 吴地
“何况怨怀长结”中“怨怀”指的是什么?
A. 哀伤的情感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朋友的怀念
D. 对爱人的怨恨
词中描绘的时间背景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