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8:52
原文展示:
骄马金鞭白面郎,双鬟小女坐车箱。 轮声辘辘归何处,留得红笼绛蜡香。
白话文翻译:
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手持金鞭的英俊青年,旁边坐着梳着双鬟的小女孩。车轮声辘辘,他们将归向何方?只留下装着红色灯笼和绛色蜡烛的香气。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繁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上元节是宋代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举行灯会、赏花灯等活动。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节日热闹场景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上元节的繁华景象。首句“骄马金鞭白面郎”描绘了一位英俊的青年男子,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手持金鞭,形象鲜明。第二句“双鬟小女坐车箱”则描绘了一位梳着双鬟的小女孩坐在马车车厢中,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后两句“轮声辘辘归何处,留得红笼绛蜡香”则通过车轮的声音和留下的香气,表达了节日的余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繁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白面郎”指的是什么? A. 面容英俊的青年男子 B. 面容苍白的老人 C. 面容黝黑的青年男子
诗中的“双鬟”是指什么? A. 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髻样式 B. 古代男子的一种发髻样式 C. 古代女子的一种服饰
诗中的“红笼绛蜡香”表达了什么? A. 节日的灯火和余韵 B. 节日的喧嚣和人们的归途 C. 节日的欢乐和人们的喜悦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